孔子,每个中国人都熟悉的名字。从我们牙牙学语开始,我们就摇头晃脑地吟诵着《论语》中的“圣训”,即便我们不知道什么叫“”,不知道为什么“朝闻道,夕死可矣”;不懂为什么孔子在总是深深赞美着颜回——“贤哉!回也”,但是这样的贤人在后来的历史上却没留下什么痕迹;不懂如此温顺和蔼的先生也能大骂学生宰予——“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而且还没开除他……即便这样一则一则的论语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大大的疑问,我们也一字一句地将《论语》和孔圣人与他的弟子们牢记在心。终于,今天的这本《孔子,人生不苦旅》以一种轻松和幽默的口吻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不一样的孔子,以及他的一群不一样的学生。
作者从孔子的出身讲到他的入仕、周游列国、归乡授学,讲到他的芸芸弟子,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画风”的孔子和孔门贤人门的生活,原来他们也同我们一样有着喜怒哀乐的人,原来他们也是和我们一样愿意品尝美食的人。作者生动的笔触点亮了孔子和众多弟子的形象,学术性与专业性也许并不能胜过《孔子世家》《孔子传》这样的鸿篇巨制,但是我相信这本书能够成为一本走进孔子和孔门贤人、串联起记忆中的每一则《论语》的成功之作。
同时,作者在运用轻松幽默的语言讲述孔子和他的诸多弟子之间的故事的同时,总能够用严肃、认真且有力的笔调给每一位刻画的人物的一生进行总结,将每一篇人物的小传带向高潮。最喜欢在孔子离世的时候作者这样写道:
他脱离了这肮脏的师姐,手边的那本《周礼》,落满了尘埃。
原来梦倒塌的地方,今已爬满青苔。
这样充满诗意的语言,常常让我有种怅然若失的感觉。在每一篇小传的最后,每一个人物故事结局的地方,作者常常能用这样的语言,带给读者以思考。
我想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之于我们,不仅仅是那几则流传千古《论语》,更是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中点亮黑暗夜空的一盏盏明灯吧。大家常说:“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在读过这本书之后,在粗浅地了解了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故事之后,我才渐渐明白记忆中的《论语》的奥秘,我才了解这句话的原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