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外婆或奶奶总喜欢带小小鱼到广场玩,有时骑着自己的小摩托车,有时开着小汽车,或者自己在广场的四周跑跑,但小鱼有个习惯,就是不喜欢扎堆玩。他总是一个人静静地站在孩子堆边上,情绪是融入了,但身体却在他们之外。
我记得有一次,小鱼在骑摩托车,边上有位小男孩跑过去抓住车把手,看意思是想骑车。小鱼奶奶想去帮忙,被我阻止了,我想看看小鱼会怎么处理?只见小鱼停下摩托车,从车上下来,然后自己走开,显然是把车让给这位陌生的小弟弟。
那时小鱼还不能很流利的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但这个行为告诉我,小鱼不喜欢“争”,他身上少了很多男孩子身上具备的“攻击性”。
这点倒是像妈妈,我不喜欢和别人争,也不屑和别人争,是超脱,是佛系还是消极,我觉得都不重要,浩瀚宇宙,短短一生,和自己相处都不易,哪有时间和他人相争。当然,人生在世,总免不了竞争,有些人以竞争为乐,与人斗其乐无穷。但我想,只要能忍受一下竞争的关系就可以了,能从不断的失败中翻检出一点儿好处也不错。
在这个问题上,早早承认自己没有多少才华。有时,我们需要一点消极能力,不只是用它来感受美,也用它来软化一下粗粝的生活。不过呢,人起初靠理想活着,到后来活得有点儿自知之明,其间充满了痛苦。
小鱼和朋友之间的这个相处模式在后来上幼儿园后更为明显。
班里老师总说,小鱼的个性太好了,他能和班里每个孩子都相处很好,每个孩子都喜欢和他在一起。当时有一位不爱说话的小姑娘,只有和小鱼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开口说话。后来有一次接送时,我碰到这个小姑娘的爸爸,他很兴奋地跟我说:“原来你就是小鱼妈妈。我家女儿可喜欢小鱼了,希望以后能多多和小鱼一起玩。谢谢小鱼。”
老师也总喜欢把攻击性强的孩子安排在小鱼边上。听说班里有位姓徐的男孩子,很喜欢动手打人,后来安排在小鱼边上也就安分了。
有个晚上,我问小鱼,听说坐你边上的男孩子很对打人?他打你了吗?鱼说打过。我又问鱼当时是怎么处理的?鱼说我不理他,走出去上厕所了。也好,有种“我自横刀向天去”的气魄,也有“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淡定。
谦让固然好,可人不能只靠露水活着,努力工作,参与竞争,还是逃不掉的事。你看,小鱼更是个男孩子,我有时候又想。男孩是不是更需要积极面对,偶尔也需要些攻击呢?小鱼上大班后,我建议鱼爸用他的特长和优势陪小鱼练习各类体育运动项目。小鱼开始学习国际跳棋,学打乒乓球、篮球。上小学后,对篮球的爱一发不可收,他巴不得上学路上也能带个篮球,边走边打篮球。
我知道,很多家长希望孩子从事一两项运动,是来消耗他们旺盛的精力,在猛烈的对抗中学会控制自己,学会体面的竞争等等,而我希望小鱼在运动中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知道什么攻击,有哪些攻击,何时应该攻击?我想这也能成为小鱼今后所掌握的一门生存技能。
所以,小小美少年,我希望你能好好锻炼自己的身体,虽然我带给你的运动基因几乎为零,但鱼爸曾经是个帅气的体育健将。王小波说,生活就是一个不断受敲打的过程,而他想变成天上的云,永远生猛下去。罗素又说,过于重视竞争,过于重视成功,将之视为幸福之源,实则种下烦恼之根。
“能争则不争,不争则为争。”小鱼,静下心来,好好的拥抱自己,好好的和自己相处,你会发现,这世界很静,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