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乡间小道,传来一股股稚嫩的合声:“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黎华作为领喊员,卖力的把嗓子都喊哑了。
今天是源塘小学计划生育的宣传日,小孩子其实也不懂自己都喊的是什么,80年的农村,哪户人家不都是两个以上的兄弟姐妹。黎华他们高兴的是,今天终于不用早读了,还能大伙结伴把附近两个村子也给逛了一遍。
学校就在村子的后山上,作为方圆两里最大的村子,源塘小学四个年级容纳了三个村近四十名学生,一、三年级一个教室,二、四年级一个教室,由两位老师分别教导。说是学校,也就是一座泥瓦房,左右两间教室,中间两间小一点的是办公室,教室门对门连接着一条小走廊,教室旁边是一个没有任何体育设施的小操场。课间休息时,黎华他们最大的乐趣就是把一个没气的篮球往天上扔,大伙一块抢,抢到的再扔,乐此不疲。
因为都是本村和隔壁村的孩子,实行的是走读,中午也能各自回家吃饭。下午放学的也早,作业也少,在学校就能完成,回家一丢书包,没农活的时候就跑出去找小伙伴玩。黎华身边总是会有一个跟屁虫,虽然才相差两岁,但好歹咱也是个读书人了。
农村的夜晚,感觉总是来的特别早,刚刚吃过晚饭,天就好像已经黑了。家里的唯一一盏煤油灯,也被父亲占领了,他要备课。黎华两兄弟又跑出去耍了,除了捉迷藏,晒谷场上做游戏,也没多余的娱乐节目。
初秋的这个夜晚,注定不平静,刚睡下的两兄弟被一阵阵的狗吠声吵醒了,还夹着嘈杂的人声,听不清说的啥但感觉挺凶。
母亲偷偷推开右厢房门听了听,两兄弟不自觉就屏住了气。没发现异样的母亲轻轻带上房门,退回左厢房,对正批学生作业的父亲说:“六狗子的媳妇好像跑回娘家去了,不知道我弟弟家咋样了?哎!”
父亲头也没抬,顺手又拿过一本作业:“国家的政策就是这样,你担心也没用,希望别伤着就好了。”
母亲忍不住一丝哽咽:“可是那也太吓人了,怎么还能用麻布袋套人的。”
“不要听别人乱说,”父亲终于抬起头,瞪了母亲一眼,“乡里早就下了最后通牒,八月底以前必须要去主动结扎的,现在都九月底了,拖?怎么拖的过去啊!”
“我弟弟也是没有办法,妞妞脑膜炎治了好几年,还是走了,总要给国华一个伴吧!偏偏……”
“别瞎操心了,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吧!”父亲整理好课件,“明天我抽空去乡里看看,早点休息吧。”
夜慢慢的静了,田里的蛙显得格外卖力地鸣叫着,或许明天还是个大晴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