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老同学电话邀约:"咱们出去游玩一天吧!"这一呼,自有众人响应。
商定好一起结伴前往水寨乡。因那里有风景名胜霁虹桥,还有一大学同学在水寨乡中学,观景访友一举两得。
水寨乡距保山市区三十多公里,曾经是古西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
境内的兰津古渡又称"金齿咽喉",是滇缅公路修建前滇西通往昆明的唯一通道。
自明朝(约1475年)修通了铁索桥后,水寨成为丝绸古道上颇具规模的山区集镇。
此后商贾往来,终岁不绝。历史名人马可·波罗、邓子龙、杨升庵、徐霞客、林则徐、杜文秀、李根源多次途经此地,诸公即景抒怀,挥毫留下墨宝。
徐霞客曾赞曰:"武陵桃源,王官盘谷,皆所不及矣。此当为入滇第一胜。"
9点多钟从市区出发,一个多小时后就到达了水寨。此处四面是高山,唯谷底有一小片平地,即水寨村。因乡政府机构设在此村,故取名水寨乡。
到达水寨村,老同学已备下早饭。饭后换一辆面包车顺山谷而下直抵澜沧江边。不一会儿就到罗岷山口,澜沧江遥遥在望。
从山上望下去,只见一条东西走向的大峡谷,两山夹峙,一径陡绝,崎岖回环,古称"梯云路"。
行走在“梯云路”上,还能看见千百年来被骡马踏出的无数马蹄窝。从山口到峡谷江面,长约3公里。
我本渴望走一回著名的"梯云路",体验一把古代赶马人的艰辛,目睹一路马蹄窝窝。
无奈烈日炎炎,恰一同伴穿高跟拖鞋无法成行,只能罢了。
沿途必经的平坡村是一个百余户人的小山村,紧贴在陡峻的罗岷山腹。名虽带"平",实际仍是"坡",只不过坡度稍缓罢了。
山村虽小,过去却是博南古道上的重要驿站。自滇缅公路通车后,这里才逐渐冷落下来。
大家纷纷慨叹:亘古以来,平坡村人在这穷苦的江边石崖上谋生度日,实属不易!就是现在交通发达、公路通畅,但是如此偏僻的角落,也着实艰苦。
到了平坡村,有人提议下车走一段石板路。留一人开车绕公路到江边,我们便从村头穿石板路到村尾。
小路蜿蜓曲折从高到低,深深浅浅碗口大小的马蹄窝便随处可见了!
先前因不能亲自走一回"梯云路",未能亲见到马蹄窝而心生遗憾,此时走一回平坡村道倒也能了了我们的心愿。
当千年古道马蹄窝出现在眼前的时候,虽然无从体会"马蹄高下处,一步一心惊"的跋涉艰难,却也能想象出古道长年累月马帮过往,铁蹄到处,火星飞溅的情景来。
大家纷纷拿出手机对着这些石头上的小坑拍个不停。
"这个好大!"
"哇!这个好深!"一行人兴奋不已。
同伴在拍马蹄窝,我在拍他们。而我的专注亦被她们关注了。
一朋友说:"你像专家!”
呵呵。
专家像我吗?
平坡村道不过短短百十米长,几分钟便被我们踏过。末了在路边合影一张,记录下悠悠古道同学情。
留连过平坡古道,马蹄窝被深深刻入了我们的脑海,继续往江边行驶。
山路十八弯,行驶了一弯又一弯,明明一俯下身子澜沧江就在眼皮底下了,却不得不在陡坡上绕了一圈又一圈。
在距兰津渡口直线距离大约几百米处,复又下车顺陡峭石阶拾级而下,为的是去体验江岸绝壁的险、陡、峻。
这条小道是专门为要去体验溜索的游客而修建的。几乎接近九十度角的石阶旁有铁栏杆围护,虽陡并不险。
可是,走着走着,突然望一眼绝壁下面的滔滔江水,患恐高症的人恐怕小腿肚还是会弹三弦的......
在稍微平缓点的悬崖上出现了一座古庙。显然刚被修葺一新,已古风不存。站在庙里一个平台上四下眺望,对门的景便尽收眼底。这是一个位置绝佳的观景台。
一同伴指着对面峭壁上的一座寺庙说:“看,对面有一座一模一样的寺庙!两座庙恰是遥遥相对......”
继续往下走,一个“溜索站”出现在悬崖上。澜沧江沿岸的居民至今仍保留着溜索这种独特的过江方式。
喏!坐上溜索从这边的悬崖上按下开关,数秒过后就能抵达彼岸啦。看来,几秒钟跨越澜沧江并不是神话。我们也想过一把“飞人”的瘾!但旁边并没有工作人员值守。
从山坡上望下去,远远地就看到左前方一座像彩虹一样连接两岸的铁拱桥,难道这个就是大名鼎鼎的霁虹桥?亲们,还真像一湾彩虹横跨峡谷中。
可是,NO!那并不是霁虹桥!再仔细看,从高到低映入眼帘的竟然有三座桥?究竟哪一座才是真正的霁虹桥?
看见最下端横跨江面那一条线了吗?那条线就是啦!
咦,那看上去象彩虹一样的拱型建筑是什么呢?
那是大瑞铁路澜沧江特大桥钢管拱。不久一条高速铁路将要在钢管拱上方诞生。
大瑞铁路起于大理站,止于瑞丽站,全长330公里。建成后,昆明至瑞丽列车运行时间有望缩短到6小时以内。
钢管拱侧下面又是一座铁桥,我们 猜测建这座桥的目的是为了建铁路运送各种材料。
下到江边,远远地在高处看到的那一条线才真正以一座桥的面目出现。桥头上方刻有“霁虹桥”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事实上,这座桥并非史上最初建造的霁虹桥。追溯霁虹桥的历史,先介绍一下澜沧江。
澜沧江发源于青海,经西藏进入云南省境内,流经迪庆、丽江、大理、保山、临沧、思茅和西双版纳,然后出境,称为湄公河。
澜沧江进入云南穿过横断山脉的千里纵谷,两岸山大谷深,悬崖峭壁,河道礁石密布,险滩众多,水量随季节变化,给航运带来不便。
被描述为“隔河如隔天,渡河如渡险”。几千年来,居住在两岸的劳动人民,为征服这一天险,在江上开辟了无数的渡口,架设了许多桥梁,其中,历史最悠久的就是“兰津古渡”了。
它被史书记载为“蜀身毒道”的要冲,是我国与缅甸、印度乃至西亚交流的重要通道。
早在东汉年间,大量民工被征集来到汹涌的澜沧江上搭桥,最终一座藤蔑桥横跨两岸,形如雨霁彩虹出世,后人称之为“霁虹桥”。
有民歌为证:"汉德广,开不宾;渡博南,越兰津;渡澜沧,为他人。" 描述东汉王朝为开发永昌郡,征发大量民工服役建桥,人民不堪其苦,而发出的愤怒诅咒。
大量史料记载此桥:“至唐,此处已建竹索桥。元代,曾换成木桥,后来,复以舟渡。
明洪武二十八年,铸两铁柱于两岸崖间,用以牵引舟渡,然岸陡水急,时遭覆溺,行者视为畏途。
至成化中,建铁索桥,用粗大的铁索横牵两岸,系于铁桩上,上钉木板,上无所倚,下无所凭,上下颠簸,左右摇晃,人行其上心惊胆寒。
后又在桥上建廊,使行者安全,虽负物牵牛而不惊,督学使吴鹏题为“沧江飞虹”。
后铁缆常蚀,兵祸常生,屡坏屡修。直至滇缅公路修通之前,仍为滇西交通要冲,民国年间仍基本维持原状。
南北有关楼,两端建栅门,立税卡;西岸桥头有碉堡,临江扼险,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到霁虹桥,有东西二路。东路由大理至永平杉阳,然后沿博南山盘旋而下直至江边;西路从保山经水寨,至桥边。”
在500多年的风雨中,霁虹桥屡次遭受灭顶之灾。
据统计,仅截止滇缅公路通车的1938年,霁虹桥就被澜沧江卷走10余次,重建和大修达19次。
如民国19年(即1930年),有牛群争过桥,踩断铁链两根,三日后又有驮货马弄断铁索致桥断。
1986年10月,江水冲毁了大桥和桥头关楼,铁索落入江中,历代修桥碑记和桥头古树荡然无存。
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后来重建的新桥。
相传从前每天清早桥亭大门未开时,等候过桥的商旅、人马可以排成五、六里长的队伍。
走在人称“西南第一桥”的霁虹桥上,想象着古代人来人往的热闹场面,一边感受着历史,一边为霁虹桥如此悠久的历史文化而深深震撼!
一抬头,看到距离江面几百米高处的钢管拱,更惊叹人类文明的进步与伟大!
“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
想必大多数游客都会以毛主席的著名诗句来表达此刻的感想吧!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