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心相印一一计划。青少年心理研讨小组,第5期活动。
心心相印计划青少年研讨小组第5期活动如期而至。首先大家分享这周生活中积极心理学的应用。我分享的是孩子书桌不是很整洁,我用小纸条贴在书桌上,如“勤劳的主人,我是爱整洁的书桌,爱我吧”。应用后效果不是很明显。刘老师说这不是积极的方法,是挑孩子的毛病,然后问我现在的感受是什么?我当时可能就在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让孩子养成整洁的习惯,所以对于刘老师问我的感受,我没有反应,现在回顾一下当时的情景,当时心里有过一下难受,有点难为情的感受,但当时没有表达出来,有学员说可能因为刘老师问的与我想的不在一个频道上,把刘老师的信息屏蔽了,没有听进去,所以这一点就说明我没有养成良好倾听的习惯。刘老师说了一句,“一个没有感受的人,不会爱自己,更不会爱别人”。听到这句话,我的感受是,难过,委屈。人怎么可能没有感受呢,只是因为没有学会好好的体会自己的感受,不会表达自己的感受,还有点被贴标的感受。所以通过这件事给我的感受及收获是以后在生活中要学会体会自己的感受,体会别人的感受,然后表达自己的感受。
活动的第2个环节头脑风暴,案例咨询示范
首先大家把问题写出来。两两互相进行心理咨询模拟练习,最后选择一个案例由资深的刘红玉咨询师进行咨询示范。我们组案例示范是:孩子不稳定,容易发脾气。
首先刘老师介绍了做咨询的流程.包括保密原则,时间设置等等。
在演示过程中,我被咨询师的认真倾听技术深深的吸引了,她能抓住来访者所描述的事情过程中找到问题所在,找到问题的关键点,然后顺着这个关键点打开话题,并且能够立即进入角色,深度共情到来访者,让来访者的情绪宣泄出来。让来访者体会他自已的感受是什么,并表达出来。并让家长去体会感受孩子的感受。
最后老师还做了最后分析总结,第一次做咨询,首先勾通要从来访者的感受出发,以照顾他的情绪,让他的情绪宣泄出来。让来访者自己觉察自己。 共情到来访者,感受来访者的感受。
通过这次活动,我的最大收获是以后生活中要学会用心倾听,体会自己的感受,然后表达自己的感受。共情他人的感受,鼓励其表达感受。向积极努力的学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