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时代,渴望得高分。于是,终日埋头苦读。那时惟一开心的事情就是拿第一。
步入工作岗位,渴望升职、加薪,得到同事和领导的认可。于是,有一个漂亮的“成绩单”就成了眼中的惟一。在各种业绩中拿到高分,成了心中最渴望的事。对于各项评估、考核,总是战战兢兢,生怕稍有差池便前功尽弃。于是,整日埋头苦干,只为了那微薄的好感与好看的分数。
生活里,渴望舒坦,也渴望获得更多。人们永远都在说,收获与付出是成正比的。没有付出,就不可能有收获。因此,你想要更多,那就只能选择比他人付出更多的汗水。如此,你才可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于是,我们徘徊在欲望中一发不可收拾。
当上教师,站上讲台后,发现给学生定的所有规矩,无论是奖励还是惩罚,都不过是为了引导学生去追寻那些“优秀者”而已。我们在给他们设定角色之时,就已经在引导他们往这条分数的“三好学生”路上走了。
其实,对于老师来说,学生到底能否拿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过程中他们学会了自律,有了自己的收获与成长。若是,拿了一大堆奖状,最终不过是个花架子,经不起风雨的洗礼。那么,又怎么可能经受得住大浪淘沙般的社会磨砺?
但是,往往在事实里,身处学生角色中的我们,并不能完全明白这些道理。于是在追逐奖状的泥潭里越陷越深,从而忽略了至为关键的部分--要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似乎我们大部分人都是一样,无论是身处家庭,还是身处社会,亦或是身处单位工作岗位,我们都在所处的角色里丢失了自我。在角色里,我们不断的追寻外界给予我们的定义,而忽略了自己内心的追求。
我们把别人给我们的设定变成了自己的惟一追求。那么,我们的内心与独立思考立于何方?不得而知,或许连一弹丸之地都没有。
老子说大道至简,不无道理。
其实,说到底,所有的追寻不过一句话:生下来,活下去。
既如此,何不向内追寻,跟随自己的意愿过一生?管其他做啥,你又不是为了他人而活。
若是顾虑太多,想得太多,做得太少,那么于人生而言,终究是一场累赘与遗憾。
简,才是一切的根源与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