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时,做梦都想长大,以为长大可以倾其自由,做我想做,想我所想。年少时,最厌管束,一切都不能随心所欲,那时以为,这是人间最痛苦的年月。却不曾料到,长大后,拼了命地想念“年幼”的光景,羡慕草地上追逐蒲公英的孩子,嫉妒随时拥进妈妈怀抱的儿童,恨时光不能更改。
假如,可以一直不长大,那该有多好!而彼得·潘就从未长大,他保留着孩童的天真与无知,以及惊人的忘性,他也不想长大,因为他喜欢玩耍。彼得·潘身上有很多缺点,但毋庸置疑得是他身上的童真可以把每一个不愿长大的我们带回童年。
彼得·潘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对象,因为害怕长大,他在出生的第一天就从家里逃了出来,常住在“永无岛”上,他调皮可爱,聪明有智慧,时而有小孩子的冲动与天真,时而又有一股大人般的沉着冷静。在一个夏夜里,彼得·潘飞到伦敦,趁着达令太太不在家,拐走了她的三个孩子,带他们飞回永无岛,从此过上了童话般奇妙的生活。他不愿成为大人,但他在永无乡时又总像大人一般给别的小孩发号施令。他看到很多不一样的世界,在永无乡的世界里,他可以做任何他想做的事情,还有大人不让小孩做的事,这些他都可以实现。
《彼得·潘》是英国小说家詹姆斯·巴里的作品。这部小说充满了想象力,巧妙的使用异想天开的奇思妙想,充分满足小孩对幻想世界的渴望,赢得了各国读者的喜爱。那我们来一起被这个不愿长大的彼得潘带回童年吧。
01. 关于孩子
孩子的世界是快乐的,希望能够自由自在,做错事不受惩罚,会得到大人的爱。但是彼得却不曾想要过回去,因为当他某一天飞回家的窗户上看时,妈妈已经用另一个小孩取代了他曾经的床,他认为母亲已经不再爱他。在彼得心目中,家里只要有大人就不会拥有自由,而且大人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可靠。
当彼得第一次遇到不公平待遇时惊呆了,不是因为疼,是因为不公平。他变得不知所措,只是愣愣地望着,吓傻了。他经常受到不公平,可他总是忘记。谁也不会忘记第一次受到的不公平,彼得以外。。我想这就是他和别人真正不同的地方吧。
“我们有时也会像那些没心没肝的东西——孩子们那样,说走就走;不过这些孩子们也怪逗人喜欢的;走了之后,我们会自私自利地玩个痛快;当我们需要有人特别关照时,我们又会回来,并且很有把握地知道,不但不受惩罚,还会得到奖赏。”这句话很生动地体现了作为一个孩子的心态。
02. 关于妈妈
在这个故事里,最特别之处就是明明离家出走,决心再也不回去的孩子们,却对妈妈有着异乎寻常的执着。他们叫同龄的温蒂做妈妈,也让她一直扮演着妈妈的角色来照顾他们。他们一边希望能够享受着妈妈给予的爱与温暖,一边又希望远离自己真正的妈妈。
温蒂想家了,他想带着两个弟弟回家了,还有那些走丢的孩子。彼得·潘为了不让温蒂回家,和小仙女叮叮铃先飞回温蒂家,想方设法要把窗户关上,这样温蒂就以为妈妈已经忘了她。并且他还对温蒂说“很久以前,我和你们一样,我也以为妈妈会一直为我留着窗户,所以我在外面玩了一夜、一夜又一夜,然后才飞回家。可是窗户已经被拴上了。我妈妈完全忘记了我,而且还有另外一个小男孩儿睡在了我的床上。”当彼得说出这个故事时,是令人心痛的,但他是为了挽留温蒂,也是为了不让被他拐来的其他男孩子们走。所以他是不是怀着自己的小小的邪恶的用心,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他心里对母亲的依恋与渴望却是存在的,从他对温蒂的感情上就能看出来。
03. 关于不想长大
彼得潘是经典童话人物,他调皮、会飞,住在梦幻岛,是个永远不愿长大的小男孩。温蒂和两个弟弟就是被窗外飞进来的彼得·潘给拐走的。他教温蒂和她的两个弟弟飞翔的技巧,带着他们和梦幻岛上的小伙伴们一起智斗海盗。如果可以,你愿意像彼得潘那样永远不长大吗?
而彼得潘的存在,仿佛就是要提醒所有人,有一种生活方式叫做“永远保持童真,归来仍是少年。”我们任何人都成为不了彼得潘,但是我们都可以在内心深处,永远地留住彼得潘。
我们都希望自己无忧无虑,希望自己不要长大,能够像孩子一样相信飞翔,相信世上有仙子,相信我们无所不能。但我们每个人都会无法抗拒地成长,会经历更多事情、会认识更多人。我们的成长在慢慢地改变着我们,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让我们告别过去不成熟的自己。这样看来,成长也挺好的。成长,是一种大自然勃发的力量,一个人很难抗拒这种力量。
我想《彼得·潘》这是一本可以让我们回想起纯真童年的书,会时刻提醒着我们,在这里,希望你读到的更多是快乐,在这里你可以再做一回小孩子,拥有自己的永无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