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十七。
总是听到各种人在推荐各种东西的时候把干货挂在嘴上。
什么时候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干货时代”,人们乐于兜售自己的干货,疲于靠近贴有干货标签的”大神“。“干货时代”已经赤裸裸地撕开了人们心底的焦虑,焦虑于跟上时代的最新步伐,焦虑于不落后于别人的优秀。
但凡是要花时间的动作,像阅读,像坐下来和一个人聊天,要是做完没有感觉到符合大众价值的“干货”,没有“学习”到什么东西,就觉得浪费了自己集中精力的这些时间。
可,你难道不会需要吗?委屈爆炸的时候,需要有人把你烂熟于心的暖心故事再轻轻地说一遍,而不是义正言辞地给你上一节新课。
那些,崭新的,写满折现价值的,语气急促的干货,组成不了生活的全部意义。起码不适用于我。
天哪!我竟然真的更加离不开鸡汤了。[惊讶]
ps:最近看了几部没有干货的好电影!分享一下。
《如晴天,似雨天》
被这个干净的片名画面征服了。
关于音乐。
也关于两个寂寞却彼此信任的灵魂。
片中bgm两百个赞。
看完电影以后就突然想起了《柔软》里的那句台词:“每个人都很孤独。在我们的一生中,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 稀罕的是遇到了解。”无缘由的相信着这个世界也许真的存在着某种频率,每个孤独的个体都用在人群中传递着自己的讯号,寻找着同类,寻找着那些可以给予懂得的人,无需赘余的言语解释,只是当相遇时,从只言片语,又或是一个眼神的意会,足以从那些细小的痕迹里发现同类的证明。
电影里的相处模式带着让人舒服的质感,试图向世界用自己的方式传递讯息时,有人懂得你没有言说的感觉,在我看来真是一种美好的状态。善解人意的正太,富足的生活环境与大段独处的时光,独自一人在空旷的房间阅读;偶然到来的女孩,曾经怀有的梦想倒在了艰难的生活现实前面,纠缠的爱情。也许都是那个城市里寂寞的个体,不过幸好他们相遇了,可以有了一个懂自己的人倾听自己的故事,终于不再是独自一人存在,倾听、分担、平等的交流着,也许正向电影末尾正太的那句话:“认识你真的很好,真的很难想象我和你只相处了几个月,感觉我像认识了你一辈子。”
稀罕是遇到了解,是遇到那个懂你的人,是在相处中慢慢完整的关于自我的生活定义。某些瞬间确确实实相信着人生中穿插了那么多偶然、巧合,串联起了奇妙的际遇。也的确存在一些人,只是萍水相逢,一起度过短暂的时光,此后却足以挂念很久。
《小鞋子》
很早就放在to watch list里,被朋友提起后才去看,一天之内看了两遍。
是97年拍的伊朗老电影。好电影我都不敢随便评论。总之,描述贫穷和生存,却归于温暖和坚强和爱。
很多时候真的觉得孩子是世界上最懂得应对苦难的群体。
《小萝莉的猴神大叔》
请不要被片名吓到!
因为它实在是太暖了!
暖得我差点把微信头像给改了!(后来没改,怕我老妈说我)
除了印度电影总是突如其来的歌舞有些跳戏。
善良永远比智慧重要。
萝莉的稚嫩、大叔的成熟形成鲜明的对比,营造出强烈的戏剧性。
稚嫩会创造趣味,成熟会带来温暖,因此这类电影通常是又有趣又温暖。
《小萝莉的猴神大叔》趣味十足,有萝莉的地方就会有乐趣。
电影中有两次“报地名”和“报站名”的桥段,一次是大巴乘客为了猜测沙希达的家乡,把自己知道的地名报出来;一次是巴基斯坦司机不断报站名,看有没有沙希达的家乡。
报地名和报站名的做法看似傻乎乎的,但就是这么傻乎乎的做法帮助沙希达找到了家乡。
这两个片段,第一次看只是觉得有趣,第二次看非常治愈。
帕万也是“傻乎乎”的,他“傻”到不会撒谎,他“傻”到试图用真诚打动世俗之人。
在这个说假话能骗取同情,发假新闻能获得流量的时代,诚实更显得难能可贵。
帕万懂世故而不世故,才是最善良的成熟。
帕万这种傻傻的信念,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因为罗曼·罗兰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而帕万拥有的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执念,也使无数观众落泪。
其次,这部电影也非常温暖。
当帕万要再次穿越国境、回到印度的时候,遭到巴基斯坦的百般阻挠。
在万千百姓的支持下,边防军大开国门,放帕万回家。
帕万能得到百姓和边防军的支持,是因为他得到了民心。
而他之所以得到民心,也是因为他真诚、博爱、拥有一颗赤子之心。他没有把沙希达当成巴基斯坦人,或者仇人,而是当做一个普通的小女孩。
看来,“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并非意淫,心诚则灵。
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是帕万心中的无疆大爱,和他的身体力行、不懈努力帮助他成功送沙希达回家。
就像记者说的:帕万来到这里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爱。我们两国的孩子,要在爱的滋润下长大,而不是仇恨。
爱能让军人违抗命令,能让阿訇、记者、售票员与巴基斯坦为敌……爱能战胜一切。
故事的最后,沙希达看着帕万的背影,终于开口喊出来“叔叔”,也是出于爱。
没错,妈妈带沙希达去了一次神殿,沙希达没能开口说话;帕万带沙希达第二次去神殿,沙希达也没能开口说话。
让沙希达开口说话的,不是神殿,不是神灵,而是爱。
听起来很假,但事实就是如此。
“用爱发电”的剧情看似老套,但你完整看完电影就会感动得热泪盈眶,毕竟电影是剧本、表演、剪辑、摄影等众多元素构成的,绝不是“用爱发电”四个字能概括的。
就像《泰坦尼克号》也绝不是“富家女和穷小子的爱情”所能概括的一样,《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像一个童话故事,同时也有黑暗的桥段。
比如旅行社卖了沙希达,比如巴基斯坦将帕万关起来毒打。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那么坏。
岳父第一次看见帕万,本以为岳父会反对这门亲事,但他给帕万提供了机会。
帕万越过边境的时候,本以为边防军会枪毙他,边防军却放走了他;
本以为大巴售票员会报警,他却帮助帕万等人躲避搜查。
本以为军人会执行命令,他却打开了国门……
本以为清真寺阿訇会拒绝帕万进入,阿訇却说:这里欢迎所有人,所以我从不锁门。
我们总是看到一两件黑暗的事情,就以为全世界都是黑暗的。
其实,这个世界没你想得那么好,也没你想得那么坏。
这些意料之外的惊喜、情理之中的转折,非常治愈,给观众带来了美好和希望。
帕万坚持不撒谎,因为他觉得撒谎会让事情变得更坏。但正是他教记者撒谎,说他们正启程去戈杰拉,才给他们送沙希达回家提供了充足时间。
这个世界不一定是对的,撒谎不一定是对的,凡事都不一定是对的,只有“爱”永远都是对的。
我们被萝莉沙希达的可爱、机灵、乖巧、稚嫩所打动,又被大叔帕万的信念、毅力、勇气、坚持所折服。
萝莉的柔,可以把人萌哭;大叔的刚,让人感到无比贴心。刚柔并济,恰到好处。
《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充满趣味和幽默,又非常温暖和治愈,可以说是感人肺腑,笑中带泪。
总之,看完电影后,我感觉整个世界都变得美好了呢。
ps:终于写完啦,早点睡吧,明天还要到儿童游乐园做兼职呢,期待跟小家伙们的美好遇见。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