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记忆与工作记忆
本篇笔记总结了人的两种记忆模式:长期记忆、工作记忆。
除了总结了两种记忆模式的概念区别、理解转换外,加上了一些生活中的应用。当然,其中的大多数应用也是其他方面的应用,如专注与发散等。道不同,但殊途同归。
一 两种记忆
长期记忆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解释长期记忆吧。就像计算机的配件一样,长期记忆就好比硬盘,存储东西不太容易,但一旦存储,几乎无限量,而且不会忘记。但同时,要想提取,有时候也需要一定的精力,其运转速度也相对比较慢。工作记忆
而工作记忆,就相当于内存,在计算机正在工作的方面,及时提取,及时输出。存储量小,但是提取速度非常快。同时,也忘记的比较快。
二 相互转化
双管齐下
生活中往往是两种模式同时发生的。好比在学校学习时,开始的时候是工作记忆,进行理解和消化,通过做题和考试,进行记忆。这时候,如果长时间不管,就会遗忘。好比在考试前各种冲刺,其实运用的大多是工作记忆。而在考完后,工作记忆区域清空,就记不起来学了什么。
而在长时间大量积累、巩固和应用之后,要留有一定的时间进行消化,基本能达到不需要怎么思考就能运用的时候,就进入了长期记忆。这也就是这辈子你都不会忘掉1+1=2这个公式和事实。协调分工
在不同的场景中是需要不同的记忆模式的。好比前面举的例子,考试前的冲刺,大多是工作记忆,没错,这时候就需要在工作记忆区域中充斥着考试的内容,这样在考试的时候才能快速提取,进行解答。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考试后就把学的东西忘掉。而是在平时,多多运用长期记忆,把大部分的重要知识进行内化为长期记忆,通过重复、多场景回顾、多运用等等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在不需要的时候,只要记住那些最关键的部分。而在需要真正运用的时候,记得给自己留个“提取到工作记忆”的时间,这样,工作和学习就会相当有效率。这其实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些技能在长时间不使用后会忘掉大部分,而在熟悉了一段时间后,就会仍然熟悉如初。
- 工作记忆与专注能力
有研究表明,人的专注能力和工作记忆空间大小有关系。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从事过某一方面的工作或学习,就会知道,刚开始的时候,大多数时间是在了解概念,而在概念熟悉后,则是建立联系,最后才开始运用。就好比开始做某一方面的翻译工作,对于专业词汇并没有那么熟悉,每一个专业词汇都需要查询,这时候专注也好,翻译速度和质量也好,都会相当慢。但一段时间后,对于大部分专业名词已经熟悉(虽说这些名词在你不做翻译后很可能就会忘掉),做起来速度和质量也好,专注的能力也会大大提高。
同样, 对于记忆运动员来说,对于其重要的并不是记忆方法,而是工作记忆空间的大小。优秀的运动员可以一次性记住七个概念和其之间的联系。而相对比较普通的运动员,则只能记住三到五个概念。这就像有些人脑子里面能装700个专业词汇,而有些人只能装300个,遇见新的,就需要忘记一些然后重新记忆新的,专注也好,能力也罢,当然会有所不同。
三 应用
- Interleaving Learning:
- 做好计划
做好一段时间内的学习计划,循序渐进,交叉进行,而不是一个个解决后再进行。(A1B1C1A2B2C2A3B3C3,而不是A1A2A3B1B2B3C1C2C3) - 间隔学习。
开始每天一复习,截下来三天一复习,然后一周、一个月。而在考试前,则进行突击复习。 - 学习一段时间,然后进行放松。
好比,去泡个茶、小睡一觉,看点其他的东西放松,消化学到的东西,同时,让学的东西从工作记忆空间中逐步转移到长期记忆中。
- 做好计划
总结
当然,两者之间的转化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机理,说一定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工作记忆就能转化为长期记忆等。但多多练习,在多个场景下进行回顾,就能逐步将所学内化。
最重要的时候,你会慢慢明白,自己学的东西,哪些是自己已经完全掌握内化为长期记忆,哪些仍然是出于工作记忆状态,哪些需要长期保存,而哪些需要学完就忘掉。哪些需要留下来,哪些需要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