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认知实践越早,越能收到复利

Hi~这里是断舍离读书会,暨断舍离行动俱乐部,今天分享一段很喜欢的文字,关乎「元认知」约900字,阅读需要2-3分钟。

元认知,是实践的越早,越能收到复利的一种能力。

最简单的举例,关于自我的精力巅峰状态:哪个时间段是你的巅峰时期?你的巅峰状态一般是与什么更相关联,阅读、对话、运动?你的精力巅峰能维持多久?

更倾向于哪个方面的表现,写作输出或者专注阅读,还是其他?吃什么样的食物更能帮助你维持精力?

如果想要维持自己更好的精力,饮食、睡眠、运动怎样调整更好?哪些行为,会对第二天甚至以后的几天精力造成干扰下滑?

哪些情绪的沉浸,不利于精力恢复或者保持更久的精力?在精力巅峰的状态下,自己的整体面貌、体态、情绪、各方面的速度表现大概是什么样子?

状态过后,怎样调整自己的节奏以蓄能?关于保持自己的精力和思考力,这些问题,我都知道自己的答案。

其实也就是,当你了解自己越深,你就越能和自己好好合作。当你习惯将自我的审查,当成必做的功课后,它会逐渐细密的、无声的、缓慢却巨大的改变你的整体身心状态。

很多事情上,都应当进行这样的自我审查。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是把自己,当成一个项目研究。

一开始,元认知的省察,最好是有写下来的过程。一方面,是将思考外化可见,避免在有限的麻线圈里打转,尤其是要避免按照习惯的思维去归因;

另一方面,初始阶段的笔录,会加强这样的习惯。就比如,在《高效工作的四个底层逻辑》这篇文章,如果我们提到高效工作,往往会把问题归咎于自我的专注力,或者急于找寻他人的经验答案。

但是把问题外化呢?从不同的方式,来审视效率何以产生,向哪里去要效率。

我会粗略的划分为:效率工具(实体+虚拟)、习惯流程、思考方式、学习路径。

因为看书改变自己,重心不在于书,而在于自己:这个阶段的自己,专注于哪个方向?有什么阅读背景?预留有多少时间精力资金?有哪些隐形的关于这个问题的思考?身心状态如何?工作有没有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往往有一系列的问题在内心深处判断,然后下意识的去寻找要看的书。听起来复杂,其实对于习惯了这个思考方式的人来说,只是一转念的功夫。

谢谢你花宝贵的时间读到这里,感恩又祝福!

我是灵鹰,在007写作630天,40万字,如果你也喜欢写,

欢迎加入007不写就出局付费社群,1年365元,7年999元,找我加入还能优惠30元,欢迎私我,暗号:一起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