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一事,最难言明,说易也易,说难也难。思考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儿,违反人性,所以读书思考知易行难。
平常喜欢看演义小说,看着看着,慢慢对一个个的小故事,一个个的历史人物起了兴趣,又在朋友的鼓励下开始看历史类的书籍,这也是硬着头皮看《资治通鉴》的原因。同时,也希冀着能写点东西,做点笔记,让自己去主动思考和发掘一些自己不曾了解的东西,在枯燥中追求更多的乐趣。
那么,《资治通鉴》为什么值得一看?
一、笔落惊风雨
历代史籍浩繁,难以遍览,司马光于是撮取其要,做《通志》8卷,上呈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英宗下诏于崇文院设置书局,由司马光继续编纂。
北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司马光因好友范镇抨击王安石变法被罢官,愤而上疏为其鸣不平,并请求退居洛阳,绝口不论政事,以书局自随,继续编撰《通志》。
元丰七年(1084年),司马光上呈全部修完的《通鉴》,神宗十分重视,以“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赐名《资治通鉴》,亲为作序,并降诏奖谕司马光。时年,司马光六十六岁。
《资治通鉴》从起始到书成,司马光均亲自动笔,不假他人之手。在《进资治通鉴表》中道:“臣今筋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目前所谓,旋踵而忘。臣之精力,尽于此书。2年后,便因积劳而逝,享年六十八岁。
二、书成俘帝心
《资治通鉴》共294卷,历19年完成。以时间为纲,以事件为目,属编年体史书。《通鉴》以政治、军事史实为主,用于展示历代君臣治乱、成败、安危之轨迹,以达“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目的。
中国历代皇帝都爱编书,以期吹嘘丰功伟绩,流传千古,如《太平御览》《永乐大典》《四库全书》。而《通鉴》被誉为帝王之书,常被历代君王、重臣翻阅,自有其独到之处。权谋、斗争比比皆是,几千年历史中发生的事也在不断反复呈现,经验教训足够参考。
凡物有缺,是为常理。《通鉴》被诸多人批判的只讲政治、军事,不讲经济;部分史料不实,诸多谬误等,我觉得并不影响我们阅读这部伟大的著作。
三、开篇明大义
为何《资治通鉴》起始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
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
这是一个重大转折点:三家分晋。也是普遍意义上的战国起始点。有了三家分晋,便顺理成章的有了田齐代姜。所以司马光开篇明义: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
对于儒臣而言,规矩礼制,不可逾越。君君臣臣民民,各司其职,贵以临贱,贱以承贵。所以,周王主动坏礼制,是周走向灭亡的起始,也是必然的结局。
周威烈王为何能承认三家分晋?
-王室衰微,三家与周王有不能明言的交易?
-王室不承认,三家是否会自封诸侯?毕竟有楚称王在前。
-周王的死与此事是否有关?
是是非非均已无从考察,这也是读史书的好处。所以,落后就要挨打,是永恒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