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公司每人都有备用金&3句话让公司目标成为每个人目标暨鲲鹏领读胡光书精益管理实战课1276期
开始之前,先分享最有触动的一点,丰田最牛的不是生产方式,而是全员经营的思维,有了这样的认知,才能够理解各种精益管理的背后的目的。
就我们自己而言,我们在有意识的培养同事们的经营意识,现在的做法是给每位伙伴配发备用金,一方面不用同事们垫钱去应付差旅费用,另一方面当他们发现有哪些东西需要买的时候,可以自己操作,大家也会时不时的创造惊喜,比如怎样完成一个花小钱办大事的工作。
读了今天的内容,才发现,我们是用感性的体验来思考全员经营的课题,怎样激发大家的活力?看下面三句话:
第一句话,公司目标不仅仅是营业额和利润,它们只是经营性目标。支撑它们的质量、交期、成本、安全、士气等等这些过程要素 也要成为目标的一部分。
第二句话,目标在左右对齐的时候要有全员经营思维和后工序客户思维。丰田最牛的不是丰田生产方式,而是丰田的全员经营的思维。后工序客户思维指不给他人添麻烦。
第三句话,上下对齐核心操作就是,每一级都需要把一个上级的目标和课题拆解成3-5个子目标和子课题,这里需要注意目标向下拆解的时候,下一级的子目标之和一定要大于上一级的目标。
在执行过程中,要注意前半时间,尽量提前完成指标。
以下为金句
01、讲目标的拉通对齐之前,我们得先明确一件事情,那就是公司的目标,肯定不是只有销售额和利润这类财务指标,而是一个系统的目标组合。
02、当我们考虑目标拉通对齐的时候,不能只是考虑销售额和利润——这两个目标,我把它们叫作经营性目标。支撑它们的质量、交期、成本、安全、士气等等这些过程要素,上下也一定要对齐,左右也需要拉通。
03、先来看不同部门之间的左右拉通。我给你两个思考的关键:全员经营,后工序是客户。
04、不了解丰田的人,会以为丰田最厉害的是生产方式,但是真正了解丰田的人会知道,丰田最牛的,不在于生产,而是全员经营的理念。
05、公司的目标转化为各部门的目标和课题之后,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确保各部门步调一致。关键就是时间计划一致,对项目的管理指标一致。
06、不管你做什么工作,你的后工序,也就是下游的部门和同事,就是你的客户。工作交付的时间、标准由后工序指定。这种拉动方式确定了,协作起来,摩擦最少、浪费最少、效率最高。
07、上下对齐核心操作就是,每一级都需要把一个上级的目标和课题拆解成3-5个子目标和子课题,让这些课题,变成一连串的QCstory。这里需要注意目标向下拆解的时候,下一级的子目标之和一定要大于上一级的目标。
08、把计划的时间节奏适当提前,才能确保目标实现,后面就不至于那么赶,你到年底也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做好总结复盘,以及下一年的计划。
昨日完成妙健康大提案,直接进入打样阶段
以下为正文:
你好,我是胡光书,欢迎你来跟我一起学习精益管理。
上一讲,我们讲了怎么把目标转化为行动课题。这一讲我们来看一下,公司的目标、各部门的目标怎么拉通对齐。
上下对齐、左右拉通的基本意识,大家其实都是有的,但是具体做的时候,经常陷入一些误区。
比如,只是对齐拉通销售额这么一个大目标。但这么做,很容易连销售额目标最终也成为空中楼阁。
再比如,好些部门,会困在自己的职能里面,不知道如何承接公司的大目标。生产部门会认为,我是负责生产产品的,我怎么承接销售目标、利润目标?类似这样的问题。
这一讲,我们就来看看怎么解决。
综合性目标
讲目标的拉通对齐之前,我们得先明确一件事情,那就是公司的目标,肯定不是只有销售额和利润这类财务指标,而是一个系统的目标组合。
你想,销售额和利润靠什么支撑呢?
产品质量不好,谁来买;成本很高,怎么赚钱;老耽误交期,客户不满意;现场不安全,员工离职率就高,产能就跟不上;员工士气低迷,效率也就上不去。
当公司小的时候,很多企业经常觉得,我能抓起来销售额就不错了,其他的都顾不上,这可以理解。但是总这么想,公司就没了变大的机会。
所以,当我们考虑目标拉通对齐的时候,不能只是考虑销售额和利润——这两个目标,我把它们叫作经营性目标。支撑它们的质量、交期、成本、安全、士气等等这些过程要素,上下也一定要对齐,左右也需要拉通。
明确了内容范围,我们再具体来看怎么做拉通对齐。
左右拉通
先来看不同部门之间的左右拉通。我给你两个思考的关键:全员经营,后工序是客户。
部门之间目标难以拉通,它的卡点到底在哪呢?
在很多人的意识里,只有销售部,才是利润中心。其他部门都是成本中心。这就走错路子了。这造成了经营性目标,只有销售部在扛。其他部门的心态成了,我干好自己的事,拿我的工资就是了。这种思考惯性,是妨碍左右拉通最大的障碍。
讲到这,我特别想跟你说说丰田。不了解丰田的人,会以为丰田最厉害的是生产方式,但是真正了解丰田的人会知道,丰田最牛的,不在于生产,而是全员经营的理念。丰田人,不管是在哪个部门,不会说屁股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怎么舒服怎么来,而是全员都在思考,怎么用更低的成本,生产更高质量的产品,以更快的速度给客户创造价值。这才是丰田人让其他企业特别羡慕的地方。
所以,其实,我们去做企业目标的左右拉通,就是要像丰田这样,让各个部门都对经营性目标有感觉。
那么怎么让各个部门都有经营意识?
我们都知道这件事儿非常难的,你不可能说,诶,过了个年,大家突然经营意识就上来了。所以,我们前面带着大家通过降库存,来反思业务流程;通过转产改善,来提升对于客户需求的敏捷反应能力等等。都是在带着所有的员工,思考如何改善经营,做完了课程前面讲的内容,你就会发现大家的经营意识已经发生改变了。
我们还是借着越汇食品的例子来说。
越汇2022年度销售额3.2亿,2023年把目标定在5.3亿,提了2.1亿。这个经营目标,怎么让各个部门拉通,一起发力呢?
就在我写这一讲的前几天,越汇的总裁拉着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刚刚专门开了拉通会。当时是个什么情况呢?
生产部门提出来,针对销售额5.3亿这个大目标,就要增加产能,他们最大的对策就体现在排产计划上,从单班切换成双班。而且,他们还提到,增加的销售额中,肯定有更多小批量多品种的订单,也就是销量增加70%,订单数量可能增加200%,那么,生产部还要把转产能力提升,作为今年的重要课题。你看,跟我们前面讲的转产改善和准时化联系起来了。
再比如,越汇的设备保障部门,就明确了今年搬新厂后,要把产能迅速爬坡作为重大课题,也就是我们20讲讲过的设备初期流动管理。如果按照以往的思维,设备部门,不大可能觉得自己跟经营目标有多大关系。设备坏了,就去修呗。但是现在,设备部门的经营意识就很高,他们主动想到了,其实他们设备部做不做改善,对经营水平有大影响。
公司的目标转化为各部门的目标和课题之后,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确保各部门步调一致。关键就是时间计划一致,对项目的管理指标一致。
这里的难点在哪儿呢?就是各部门都会根据自己的情况,判断自己如何效率最高,各自为战。那怎么办呢?
这时候,一个原则你就用得上了,后工序是客户。
现在很多公司都在讲客户导向,但是很难落实到实处。他们一脸困惑地问:老师,我们不是销售也不是生产,我们都根本见不到消费者,我们怎么客户导向啊?
那么,我说,不管你做什么工作,你的后工序,也就是下游的部门和同事,就是你的客户。工作交付的时间、标准由后工序指定。这种拉动方式确定了,协作起来,摩擦最少、浪费最少、效率最高。
咱还拿越汇来举例子。时间节奏怎么拉通呢?比如越汇根据市场情况,决定6月份推出大单品“越汇状元鸭”。那么生产部,就要根据销售部的上新时间表,来对自己的生产计划表。生产早了,占库存;晚了,市场部的需求又没满足。项目的管理指标又怎么拉通呢?比如这个状元鸭,良品的标准是什么样的呀?采购部只有明确了生产部需要的原材料参数,鸭子的品种、大小、色泽等,才能进行统一的采购。要不然,采购了,生产部却没法用,就又造成了浪费。
全员经营的意识上来了,同时又把后工序当作客户来负责,才能够确定出各个部门齐步走的状态。
上下对齐
说完了左右拉通,我们再来看上下对齐。这个比较简单了,我们简单顺一下就行。
核心操作就是,每一级都需要把一个上级的目标和课题拆解成3-5个子目标和子课题,让这些课题,变成一连串的QCstory。
这里需要注意什么呢?就是目标向下拆解的时候,下一级的子目标之和一定要大于上一级的目标。
方法就是,向下分解目标的时候,要有意识地乘以一个系数。比如总经理这一层,销售目标是1亿,那么拆到大区负责人一级,就要1亿乘以1.1;再拆到总监一级,就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再乘以1.1。当然了,这个具体的系数怎么设定,最终需要根据你们过去的目标平均达成率来定。
这个原则你一听,其实就明白其中的用意。这是为了应对不确定性,当下一级的某个目标没能实现,打了折扣的时候,总目标也依然有可能实现。
前半主义
目标和课题拉通对齐之后,各个层级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颗粒度,把执行计划,直接画到甘特图上,用甘特图来跟进执行。
这里我关键还要提醒你一个词,叫做“前半主义”。就是要在前面一半的时间里,完成70%的任务。
为什么我要特别提醒呢?因为我辅导企业的时候,经常发现,很多管理者喜欢把目标和行动课题平均分到每个月。一平均分你就会发现,到了年底最后两个月,大家都在拼命赶计划。甚至,有可能出现最坏的情况,就是哪一个目标和课题都无法完成。
大家经常开玩笑说DDL(deadline),最后期限是第一生产力,这个我们且不说,毕竟有玩笑的成分。即便每个月计划执行得都大差不差,每个月差一点点,到最后积累起来,年度计划都有实现不了的危险。更何况,中间存在各种不确定性。
所以,我一跟老板们说这个“前半主义”的原则,他们都特别感慨。把计划的时间节奏适当提前,才能确保目标实现,后面就不至于那么赶,你到年底也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做好总结复盘,以及下一年的计划。
小结
好,这一讲,如何做好目标和课题的拉通对齐,我就说完了。讲得有点杂,咱们再来捋一下,这一讲主要强调了四点:
第一,企业不只有销售额这一个目标,而是一个系统的目标组合。公司要成熟,你就必须得用组合式的眼光看目标、定目标。
第二,各部门左右拉通的时候,关键是要培养全员经营和“后工序是客户”的意识。
第三,上下对齐的时候,注意有意识地乘以一个系数,确保当下级某些目标没有实现的时候,总目标还是可以达成。
第四,目标和课题都拉通对齐之后,就可以制定计划了。这里有一个诀窍是“前半主义”,用前50%的时间完成70%的目标或行动课题。
全公司的方针计划拉通了,怎么确保不在现实执行中跑偏呢?下一讲,我们就来看看,计划执行的过程中,如何做方针监查。
我是胡光书,我们下一讲见。
本文领读:
王鲲鹏
华与华方法粉丝圈发起人
鲲鹏咨询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