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单元都是讲人物,第三单元依然是,不同的是,这一单元,讲的都是小人物,比如:阿长,老王,还有本课的卖油翁。
以前我总认为古文是最好讲的,公开课也最爱讲古文。无非就是翻译翻译词句,品析一下内容,一般就是人物形象,写作手法,没什么难度。但是,最近一段听课,评课,刘老师经常提到一个词"文本",她说,我们讲的课看起来都很好,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主题内容思想等,但都忽略了对文本的深入挖掘。就比如我上的"天下国家"这课,事前,我让同学们搜集了爱国的故事,诗词,名言警句。同学们都很认真的摘录到摘抄本上。课上,我只需要做个主持人,想好每个环节的串联词就可以了,同学们依次展示,课堂看似井然有序,积极活跃,学生们说出来很多爱国故事,诗词,名言。但,这些只停留在这节课上,只停留在他们的摘抄本上,可能会在他们心湖上掀起一点爱国的涟漪,却并没有在他们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记。因为,他们只是搜集了,展示了,却没有理解,内化。很多诗词,他们只读了,并不理解其写作背景,诗人人生经历,诗词背后的故事。如果课上不注重表面的浮华,哪怕一节课只读一首诗词,反复读,认真品,学生们能深刻理解诗词,领悟精髓,这也算是一种更高境界的好课。我只注重了表面的量的积累,却忽略了更高的质的提升。以前还沾沾自喜于五六年来,教学能力有了些微进步,由此次听评课,深悟自己的浅薄。像刘老师,肖卫霞老师,王辉霞这样的名师尚且经常读书,研究名师的课例。我一个教坛雏鸟,有何资格骄傲自满,故步自封,止步不前呢?
于是,把买来已久,却未曾读过的王君讲语文拿来开始读,读过几篇之后,更加显出自己教学的浅薄来。但是,恰好有几篇是我这一学期要讲的课文,比葫芦画瓢,讲了《阿长与山海经》和《老王》。当然,赶不上名师的课精彩,源于自身能力,也有学生情况的不同。但至少,有了些许改变。《阿长与山海经》,让他们分析人物时,不在只从大面上捞稠的,让学生着重抓住细节去分析,比如,描写阿长切切嚓嚓的毛病时,抓住“竖”、“指”、“点”、“摇”这几个动词,让同学们演绎体会;通过“摆”字体会睡相差,从而感受阿长的粗俗,不拘小节。让他们从“憎恶”、“谋死”、“伟大的神力、”“震悚”等大词小用感悟作者的不同情感。买山海经一部分,通过“三哼经”一词让他们想象阿长大字不识,买书时如何与书店老板交流,想象买书的困难。
讲老王,大体按照王君老师的课例讲的。上课伊始,介绍了作者杨绛,以及写作背景。接着让学生读课文,检查字词,用了差不多一节课。第二课时,本打算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老王是个什么样的人?用"我从文章……处看出老王是个……的人"的句式来概括。二是分析杨绛是个什么样的人。课上孩子们很积极活跃,概括出老王是个"苦命"、不幸"的,表现在卑微职业赖以求生,生理缺陷,居住环境差,孤苦伶仃,无家可依等方面;老王是个善良的人,表现在:半价送冰,送钱先生看病,送香油和鸡蛋。如果以前,一课时肯定可以讲完这两个问题,但是这节课,我第一个问题都没有分析完。以前,我只注重从大面上来分析,重点放在感受人物形象,而忽略了文章是怎样通过遣词造句,表现手法来展现人物形象,忽略了对文本的深入挖掘,对语言文字的细细品味。这节课,在学生找出来相应的依据时,我追问了很多。比如,文中提到:老王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学生分析这处体现了老王的孤苦伶仃,:我追问:大家发现这个句子的语序有什么问题码?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写?通过思考与提醒,孩子们发现了这一处状语后置,死了修饰哥哥,没出息修饰两个侄儿,作者把"死了"、"没出息"放在后面,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更好的表现了老王的孤苦无依。讲到老王的职业蹬三轮车时,让孩子们关注"破"字;生理缺陷时关注"只有";居住环境差体现在"荒僻"、"破破落落"、塌败等词;无家庭温暖体现在"家不称之为家"。第三课时,分析老王的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