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老了
人生在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追求,比如现在,从物质上来讲,希望实现财富自由,不仅仅是数字上的满足感,而是不用为了生存出卖自己时间,可以不考虑生存压力如工作。我一直认为,个人的生活习惯在很就养成,一张嘴,一双鞋,一个身板,消耗不了多少,物质享受极其有限,但不可否认,钱是最深的护城河。比如物质上,吃的舒服,穿的整洁,有热爱的工作干个不停,精神上,有兴趣,有知识,工作家庭关系和睦就足够。生活来讲,很简单,睡眠好,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已经足够。豪车,别墅,这些纯粹消费性的享乐,并没有太多奢望望。
所以,我认定自己真的老了。
今天去自行车专卖店走了一圈,像安康这样弹丸之地的小城,卖东西都是集中在一条街,比如自行车和电动车,都集中在西大街这一块。
走近一家车行,屋顶和墙上都挂满造型各异的车型,满屋子的自行车并没有引起我多大的热情,但这买车的场景让我恍若隔世,这应该算人生第二次买自行车。因而,情不自禁的想起第一次卖自行车的情形。
(二) 梦想
大概上高三的时候,我终于忍不住向老父亲提出了奢侈的要求,要求给我买一辆新的自行车。这在现在的孩子看来,简直是笑话,但是在九十年代,家里要供养三个孩子上学,父母没有稳定职业,依靠打零工,干农活来维持生计的家庭来讲,想在想来,我提出那样的要求,真的是太过分了,爱慕虚荣,完全不估计家庭的经济状况,用当时母亲的话讲:
简直不顾家里人的死活…
然而,要知道我从初一开始一直到高三,一直骑的是家里人或者亲戚送给自己的旧自行车。从最早的那种二八加重自行车,就是哪种一身铁黑色,车座很高,车身很重,可以驼起百十来斤粮食的哪种,最初学车的时候还是右脚钻进自行车三角架的洞洞里学会的,就是哪种只能踩半转,返回来,如此反复的方式,村里人叫掏洞洞。这自行车的方式,对于现在城市长大的小孩是完全没有想象力去实现画面感的,而那时的乐趣和成就感全在于此。初中以后,这辆加重自行车应至少陪伴了我两年。后来二姐买了新车,就把以前她骑的一辆二六的轻便自行车送给了我。听到哪个消息简直是恨不得跳到天上去,这二六自行车也是村里人叫法,不知道标准的名称是什么,反正都这么叫的,就是车身更矮,车轮更小,自行车链条的外轮廓被一圈黑色的铁皮全部包裹起来,呈一个椭圆形,轻便,敏捷,尊贵。其实我拿到这辆车的时候,车身的毛病就很多,每次骑出门就听到链条里面呼啦,呼啦的响,右脚每蹬一次链条,它就很有节奏的响一串,后来被三爹修理了几次,在路边也修了几次,问题就不那么严重,只是每过一段时间,老毛病就犯了,那时候最省钱的修理方式就是用脚蹬两下,后来我就理解家长为什么对淘气的孩子说,修理你。但这样,已是如获至宝,给拮据的学生生活提升不少档次。
后来,这辆轻便自行车也是老出毛病,漏气,扎胎,链条断,泥瓦掉了,等等,反正就是三天骑,两天坏,经常放学的时候就是这样推回来的,哪怕是晚上十一二点才回来。所以,大加重和这个小轻便就经常轮流值班,载着我的青春和书包,往返在家里和学校之间。
这样的轮班制一直持续到了高中,这个时候长大了,仿佛突然之间明白了自尊心这回事。看到学校里有人不断换上崭新的漂亮的新式自行车,然后看看自己的老爷车,总感觉寒酸不打一处来,但我也很清楚父亲供养姊妹三个上学有多不容易,至今还经常回想起父亲拉砖的场景,老父亲满脸灰尘,光着黝黑的膀子,上面搭一个湿毛巾,青筋暴起来的双手攥紧转车的铁把手,肩膀勒紧了一头拴着板车,扛着上千斤的土胚往返于尘土飞扬的泥土路上,一个来回挣两角钱,后来涨到两角五分钱,一天能挣到五六十元钱。
这一切,对于高中的我,岂能不心知肚明。
(三) 买车
到高二下学期,我忍不住了,过于这个念头,可能在心理埋藏了很多年,有天晚上放学回家,我看父亲心情还不错,就说出自己买车的要求。父亲居然也没有觉得诧异,什么话也没说就答应了。
第二天刚好是周末,已经忘了是怎样到了西大街。当年买车的还是这条老街道,只是路面坑坑洼洼。走进差不多是现在同样位置的一个店面,因为当时本买东西都是依靠本地唯一的一个地方电视台的广告。
79号车行应有尽有,款式多,样式全
大概是这样的意思,父亲带我走进了车行,我自己选了一个看起来更轻便的自行车,很矮,看起来很花哨,已经忘了是几百元钱。只记得方式心理的兴奋劲儿,骑上自行车就像做梦一样,要飞起来了。
为了显得自己低调,也怕被别人偷那些年,偷自行车的剧幕是每天上演的,而且,在心理我也担心别人笑话我爱慕虚荣,不顾家里死活。我竟然把自行车弄的脏一点,旧一点的样子,仿佛骑上这样的自行车可以让自己安心一点。
(四) 毕业
上了高三我就住校了,因为长久不骑车,也可能本来就买了一个水货,或者是自己不爱惜,隐约记得,每个周末从学校回家带粮食,也竟然用的是这辆花哨的轻便自行车徜徉在坑坑洼洼的马路上,轮胎被我爆了无数次,货架也焊接了几个来回。我高中没上完,自行车就先毕业了。
隐约中记得,毕业后,自行车被我从大姐家的楼梯倒杂货堆里找到,充了气氛,一瘸一拐的骑车回家,把这个传家宝郑重其事的嘱托给了弟弟。
自行车的最终归宿不太清楚了,大概大学一年级假期回来的时候,听说被弟弟以一个合理的价位处理给收破烂的了。
看这这么多漂亮的自行车,可一辆也看不上眼。一直惦记哪个被作践卖掉的自行车,还有父亲当年意气风大发的在自行车店里选车的情景,还有在尘土飞扬的泥地里挣扎拼搏的样子。而现在的父亲,皮肤黝黑,目光呆滞,静坐的时候如一樽雕塑。满头白发,走起来路来肩膀上像垫着一个拱起的靠枕,目光呆滞,像极了那辆当年堆在墙头的破旧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