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听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曾几何时,我们或者主动或是被动的都背诵过《论语》中的的语句,很多句子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但是不知道你是否思考过为什么会有“半部《论语》治天下”这一说?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成功人士喜欢《论语》?
上周末(10月16日、17日)两天,每天6个小时,两天12个小时,又跟着张萌老师学习了一遍《论语》,以“all in”的状态沉浸式学习之后,越来越明白《论语》的博大精深,越来越明白“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原因所在,越来越意识为何一直以来有那么多的人喜欢《论语》,将《论语》作为自己的人生指南的缘由。
以前我们无论是语文课上的学习,还是自己强迫自己背诵,我们所学到的内容是零散的,是不成系统的,很多时候只是一句一句的背诵,这就导致我们没有将《论语》中的知识点串联起来,没有系统的全局学习《论语》的精华。通过张萌老师的讲解,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学习《论语》:领导力的塑造、学习的方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尝试把《论语》中的内容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纳入这三类体系中去,然后再进一步来归纳总结孔子的观点及思想,这样更便于我们的理解消化吸收。我们内在提升来说的,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探索建立我们的人生效率体系,修炼自己的硬本领;另一方面,我们还需要学会有智慧的处理与他人的关系,亲密关系、亲子关系、同事关系、朋友关系等等。学习了《论语》,我们更加明白了,人生就是需要不断迭代升级的。
孔子是世界上公认的教育家和思想家,被后人看为“万世师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被尊称为“圣人”两千多年过去了,他的思想,他的《论语》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孔子的思想依然可以为两千年后的我们解惑答疑,依然能引领我们前行。这一次张萌老师的讲解中,我们可以看到《论语》中有“识人三境界”(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学习三境界(知之者、好知者、乐知者)、教学四大内容(文、行、忠、信)、人要杜绝的四种毛病(意、必、固、我)、共事四境界(共学、适道、与立、与权)、仁德三个负面(好礼、好义、好信)……《论语》中有太多太多的内容值得我们结合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以致用,来指导我们的学习、生活,来帮助我们处理人际关系。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论语》中的内容融入到我们成长中来,需要有为我所用的智慧,在实践中建立一套属于我们自己的行为的稳定性系统,用以一以贯之的思想、言行一致地过好我们的每一天。
袁隆平先生喜欢用保尔柯察金的话激励自己: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可以说:我的一生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生命的宽度在于感受过多少,生命的厚度在于奉献多少,生命的长度在于经历了多久。我们也要在《论语》的学习中不断的思考,余生我们的生命宽度、厚度、长度将怎么样拓宽、增加、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