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指向未来,是对未来的担忧,担心未来的某些事情,某些困境,是自己无法解决的,甚至可能造成更大麻烦的,这时候自体的稳定感受到了威胁,体验到一种不是特别强烈,但却连续不断的崩解感。由此而产生了一种惶惶不安的感觉。在这种焦虑状态下,我们倾向于让自己做各种事情,寻找各种刺激。但是这些刺激会让我们越来越焦虑,在这个过程里我们又继发性的体验着夸大受损,而这个夸大受损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酝酿抑郁。
抑郁指向过去,往往指的是我们在当下的情境中体验着过去的无力和无解,无价值感,无意义感。也就是说,它伴随着起源学的创伤体验,你感知到的是防御背后的那个很久以前就被剥夺一空的现实自我。抑郁状态下,我们倾向于什么都不做,就好像做了也没用,甚至没有力量再去做任何。比如说长时间在床上躺着,长时间宅着,仿佛做任何事情都要消耗能量。抑郁并不是没有感觉,抑郁很痛苦,抑郁的痛苦在于你不能为这种痛苦做什么。
一般来讲,当自体受到威胁后,一个人首先会产生焦虑,焦虑是为了传递一种信号,让一个人进入防御状态,这时候其实考验的是一个人的防御功能。如果一个人拥有高级的防御系统,那么他很有可能会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制定新的人生规划,比如参加一个高质量的读书会,比如说去阅读一些“干货”书籍。也就是说,虽然看起来做了很多有价值的事情,但是就是没有去面对和处理那件产生焦虑的事情,原发的事件已经被暂时的掩盖。不过由于这种防御可以产生很多的继发性获益,所以它可以维持在一个稳定而持久的状态。比如说工作优秀获得胜任感,学习知识获得自我认可,这些都间接地滋养了自体,所以这种防御体系不会轻易崩溃,但是焦虑源也不会因此消失。这种防御需要高密度的进行,由于继发性获益,越是高密度,越让自己感觉到自己离那个原发焦虑越远,甚至有时候好像“事情真的过去了”。这时候往往会进入一种“停不下来”的状态,因为停下来一大堆坏处,而忙起来一大堆好处,对比太明显了。
如果一个人的防御系统比较原始,就会采用一种饮鸩止渴的方式,这种方式往往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为了即时性的抵消问题所带来的痛苦体验。比如说物质滥用,吸烟酗酒暴饮暴食,比如说性欲化性倒错自慰成瘾。如同一个小孩在没有乳房的时候吃手指,吃手指并不能真正的解决饥饿,只是可以暂时延缓等待乳房出现的痛苦。所以说,我们看一个人的心理年龄在哪个阶段,只需要看他的自体失去稳定感后会采用怎样的防御方式。原始的防御不能化解问题,只是为了暂时不去注意问题带来的焦虑体验。且由于缺少次发性获益,会让自体能量进入一种入不敷出的状态。这种防御方式,实际上付出了更多的代价,因为它以一种防御的形式加速了防御的崩溃。
就像一个口渴的人拼命的喝海水,就像一个在流沙中拼命挣扎的人,虽然动机看起来是在自保,而产生的实际结果是在加剧能量的消耗速度,让人更快的走向崩溃。所以,真正让一个人崩溃的恰恰不是外界事件本身,而是由此产生的一连串无效行为。在这种无效行为中,继发性的又会体验到一种持续的夸大受损,一种无能感,无力感,一种一无是处的挫败感。而抑郁,就酝酿在这个过程里。
一个人进入抑郁状态一般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立即性的。这种往往是由于强烈的冲击性事件瞬间的摧毁了结构性的防御系统(由防御性夸大所维持),当这种结构溃散消失时,一直以来遮蔽着的那部分创伤自体就会被直接体验到,进而直接体验到了起源学上那个自恋发展失败的自己,陷入一种无价值,无意义,无希望的状态。
比如说失恋分手,生意失败,灾难变故等。另一种就是我上面说的那种慢性进入,这是由于防御性的夸大自体在无效防御的损耗中不断的承受着损伤,温水煮青蛙般的让自己不知不觉就坠入虚无。
不同于其他一些自体老师的看法,我一直认为抑郁不是防御失效的结果,恰恰是由于糟糕的防御行为消耗光了防御结构的维持能量。也许这部分存在进化上的缺陷,焦虑情绪本质上服务于古老的战斗-逃跑反应,而现代人的焦虑是无处可逃的,它不是一个可以在一时间就避开的猛兽。当这种焦虑信号无法解除的时候,精神装置也就会慢慢干涸,抑郁是一种心理上的“习得性无助”。
所以对于后者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寻找一个好的防御模式,而是先“止损”,就是立即停止糟糕的防御行为。从理论上来讲,停止防御,会让一个人更快的崩溃。恰好相反的是,给予原发痛苦直接的呈现机会,直面它而不逃跑和抵抗,这部分精神能量自然会在没有任何正负强化的作用下失去效力,从而有了直接解决它的可能性。而一个人之所以会采用无效的防御,只是因为人在本能上都会选择即时性的收益(暂时不去体验它),并不是因为它能阻止精神结构的彻底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