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话题源于一次外出学习的经历。在听专家讲座的时候,脑子里突然就冒出了这个问题。作为一个多年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我觉得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即——道,而育人是需要方法和技巧的即——术。怎样科学地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呢?如何利用二者之间的关系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呢?那就让我在经典中找找答案,从这两个字的源头说起吧。
一、出处及释义
1.“道”:老子的《道德经》中这样解释:“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这里的“道”即是“规律”,是自然界的规律,也是人生的规律。
“道”即是思想、真理、原则、规律、境界。
2.“术”:《道德经》中老子说:“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
庄子说:“以道驭术,术必成。离道之术,术必衰。”
《孙子兵法》说:“道为术之灵,术为道之体;以道统术,以术得道。”
“术”即是智力、技巧,更指技术层面的操作。
二、“道”与“术”二者之间的关系
根据老庄道家学派的哲学观点是:“以道御术”,意为:以道义来承载智术。
我认为二者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的:道是术的根本,术是道的载体,应该道重于术。也可以这样理解:做人的境界是道,做人的技巧是术;道是讲人为什么而活着,术是人为了活着而采取的办法。以道为原则,以术为方法,内外兼修、内明与外功并举。
三、教育中的“道”与“术”
1.教育中的道:尊重教育规律、坚守教育原则,坚持以德育人、培养学生先成人。
2.教育中的术:教育的方法、技巧,以及取得教育成果的重要手段。
3.重“道“还是重“术?
(1)笔者认为,作为教育工作者,既要有教育的术, 但更应重视教育的“道”。
去年暑假去杭州学习,听到这样一个教育案例:一个职业中学的教师让学生设计一个抢劫银行的方案。老师用这样的创新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个教学设计的确很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连平时不喜欢上课的学生都愿意去钻研。结果设计出了很多方案,教学效果很好。引用这个案例的教授让我们评价这个教学设计,我当时就考虑到了这是教育中的“道”与“术”的问题。
这个事例从“术”的角度讲很成功,因为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和探索兴趣,符合有效的教育手段,而且很有创意性。从效果的角度来讲,这个教学设计很成功。
但从“道“的角度来讲,它是失败的,甚至是很不恰当的。因为它忽视了由此产生的恶劣影响,不符合“以德育人”的思想和社会的价值观,不利于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的形成。所以,对于教师来说,更应该坚守教育的原则,坚持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和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
(2)重“术”可能会培养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不是有民族大义的有用之材。
大量的调查结果显示,从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每年有大量的都优秀人才去海外深造后留在了美、英、意等发达国家。有人戏称我国清华、北大是美国大学的附中,大量优秀人才的流失不得不说是我国的巨大损失。这些人才从“术”的角度讲是高智商、有技术、有能力的人,但他们就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为了自己的发展,辜负了祖国的培养。
4.“道”“术”合一
其实,在我们新中国的建设史上也不乏既有“道”又有“术”的人。钱学森、邓稼先这些科学家才是“道“与“术” 的完关结合。他们在自身利益和民族大义上选择了舍小我,为国家。他们既是“道“的引领者,又是“术”的实践者,是将它们合而为一的成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