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内审师修行与实战
内审经验——离任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让人蛋疼的区别,一家之言
作为混迹内审岗多年的老油条,可能是私企任职的缘故,做过不少离任审计,但却从没有做过经济责任审计。
本文纯属一家之言,亦是浅薄之见和吐槽,不喜勿喷!
图片
一、不知道哪个大聪明创造了“经济责任审计”这一说法?
1.如果是为了评价组织收入、成本和利润情况,那么财务审计、资产管理审计、运营审计、工程审计、内控审计,哪个不能评价经济?为何不直接叫“经济效益审计”。
2.如果是为了评价领导人的履职情况,为什么不直接来个“任中业绩审计”?而非要叫经济责任审计?
3.如果是为了评估责任,一个组织的发展需从上到下成千上万人都有责任,干嘛要将它与离任审计相提并论?还非要对一把手审计?
4.如果是对某个部门领导人的审计,不如直接叫“管理能力或领导力审计”,扯什么经济责任审计?
名字叫经济责任审计,难道你只审计经济责任,不审计他负责的人事任免等非经济决策?不审计工作能力和职业道德?不审计团队建设?不审计内控管理?
个人感觉,“经济责任审计”的定义本身就有问题,命名者估计是想创新出来一把标新立异的旗织,没想到,这把旗织单独硬不起来,只能脚踏多条船,与谁都有不清不楚的暧昧关系!
什么都可以往里套,什么都是糊里糊涂!
所以,不如干脆点儿:要么就是任中审计,要么就责任审计,要么经济效益审计,要么内控管理审计或领导力审计,也可以说成全面管理审计。
用这些说法,也不至于让人迷糊!
图片
二、离任审计的两大目的和经济责任审计的一个目的
1.离任审计
无论定义做的再好,内容描述的再漂亮,离任审计的核心目的就两个:
(1)任期结束,离开组织的。离任审计的主要目的就是:看看这货在任期间有没有舞弊?有没有留下烂摊子?能不能让他撂挑子就跑?
(2)任期结束,升职或转岗的。多数是为了评价一下这货的能力怎么样,看看能不能胜任新的工作。
如果是降职了,那审计目的就和离开企业的审计类似。
2.经济责任的审计
其目的就一个:这货干得怎么样?还能不能接着干?
(1)私营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早被各类考核指标和其他审计程序替代了,哪用得着单独整个经济责任审计?
形式大于实质,所以,很多私企压根儿不做这种审计。
至于价值和意义?不同的企业管理理念和内控环境差异很大,可能会有不同的考量!
(2)体制内的组织,山大王权力过大,需要监督,被审计者也需要剔剔一些嫌疑或挑刺。
于是就有了例行的经济责任审计,它是一份鉴证,也是一次澄清!
无论是审计人还是被审计者,其实大家都怕审出来大问题,因为他们的任职、升职逻辑和经济责任没有多大关系,一旦你审出了问题,所有人都反应不过来也不知道该做何反应!
不如走个形式!
3.离任与经济责任审计的共同点就一个:这货以前干的活儿咋样?
图片
三、审计内容和审计范围有什么区别?
网上有很多学者专家讲了二者的很多区别:定义、目的、范围、效果、审计方法、影响等等都有区别,小编以小人之心觉得:他们要么是扯蛋玩,要么就是闲得。
二者区别也就小小的两点:
区别一:经济责任审计,是一定任职期间(有一个特定区间)的审计。离任审计是所有履职期间的审计。
区别二:离任审计多了一道审计程序,那就是:人走了,留下的烂摊子是怎么交待的?得把“未了事项”处理好,不然不给你结清工资或奖金或在下家老板那里说你坏话!
其他的审计内容,基本都一样!
1.有人说:离任审计不仅包括了经济责任审计,还包括行政管理审计,而经济责任审计只有经济审计。
牵强!
谁家的经济责任审计,只去审计经济?
作为一把手,所有工作都是服务于“企业目标”,而企业最核心目标就是创造利润,利润是什么?不就是经济吗?
2.也有人说: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单位,可能不是以盈利为目的企业,如:社会组织、事业单位或国有单位。
既然不以经济为目的,干嘛非得整个“经济责任”审计,闲的蛋疼吗?
亲,多关注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