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一字一句读《论语》第270天
原文阅读:
12.20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译文讲解:
子张问:“士怎样才可以称得上通达?”孔子说:“你说的通达是什么意思?”子张答道:“在诸侯国里做官必定有名望,在大夫的家里做官也必定有名声。”
孔子说:“这只是名声大,不是通达。所谓达,是品质正直,喜好大义,善于察其言语观其容色,总是谦恭待人。这样的人,在诸侯国做官和大夫的家里做官必定会通达。至于有声闻的人,只是外表上装出有仁德的样子,而行动上却正是违背了仁德,自己还以仁人自居而不疑。那他无论在诸侯国里做官还是在大夫的家里做官,都只是博取虚名。”
启发思考:
本章是子张向孔子请教“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颜渊篇》里,子张四次在不同的场合提出了问题,问明、问崇德辩惑、问政、问达,这是所谓的子张四问。
作为最卓越的教师,孔子给予了非常高明的回答。首先,夫子反问子张对于“达”的理解。果然,两个人对达的理解不同,不首先澄清这一点,下面的交流就无法顺利进行了。顺便说一句,孔子的反问被称为反诘法,是先摸清对方的意思、逻辑前提之后,再作正面的分析解释。
我们都听过,诸葛亮《出师表》有句名言: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到后世,“闻达”二字已经连用了。但是,在孔子这里, “闻”与“达”两者的概念不同,需要做明确的区分。
“闻”与“达”分别体现了士人修身立德的两种形式或境界:“闻”是闻名、知名之义,这里可以理解为徒有虚名的意思,并非通达;“达”是显达、到达之义,也可说练达,
这里可以理解为名至实归的意思。达者是从内心深处具备仁、义、礼的德性,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而不是追求虚名。
子张显然混同于“闻”了,他以为达的意思就是名声在外,人人皆知。孔子则指出,闪光的东西不一定是金子。
接下来,孔子做了详细具体的阐述。达者的表现特征主要有三点:一是“质直而好义”,“直”是为人坦诚正直,“义”是行为得当适宜,士人注重名声,更注重具备核心的内在品质;二是“察言而观色”,这主要是对上而言,在为人谋事的过程中,必须密切关注上位者的各种情绪反应(“言”与“色”),这样才能维持彼此之间和谐稳定的关系;三是“虑以下人”,这主要是对下而言,“虑”是思量、顾念,“下”在这里用作动词,是放低姿态的意思,思考问题时应该多从他人的角度出发,做到尊重对方,懂得退让。鲁大夫孟僖子曾对鲁昭公说:“吾闻将有达者曰孔丘,圣人之后也。”可见时人对“达者”的认可度是很高的。
闻者的体现则与达者不同,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色取仁而行违”,“色”是外在表象,“行”是内在实质,闻者表面上求仁修德,但实际上却不符合“仁”的道德规范,名至而实不归;二是“居之不疑”,闻者求仁,为了博取名声而热衷于外在表现,而且他们还往往自以为是,对于这种虚假状态自我陶醉,深信不疑。
闻者故作高深,欺世盗名,以仁者自居,骗取世人的信任。闻者的这些表现与荀子所描述的“俗儒”极为相似:“其衣冠行伪已同于世俗矣,然而不知恶者;其言议谈说已无异于墨子矣,然而明不能别。”这才是危害最大的地方!
子张才学过人,但是他为人有些浮夸,追求虚名。荀子批评道:“弟佗其冠,衶禫其辞,禹行而舜趋,是子张之贱儒也。”“禹行而舜趋”就是在形式上模仿上古圣王的言行,却不能认真践行仁德精神,这是典型的“色取仁而行违”。
这些问题必然会影响到子张修身立德的境界, 但子张的困惑和问题显然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甚至可以说,是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的困惑和问题。所以,孔子在回答子张的问题时特别告之以“闻”与“达”的区别,希望他不要为虚名所累,做人要实实在在地提高内在的道德素养,也是给予我们每个人的教诲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