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担即成长
——第二组成员张玲玲9月4日打卡总结
9月4日打卡124人,其中69人超过1500字。我用了两天时间完成了这份工作。一开始我以为这份工作很难,我还问了组长我应该怎么做,因为我还没有想到这么快轮到我,原本是9月10号,后来我看了群里的聊天记录,又看了第一组的打卡总结,我就知道是怎么做了。其中一个老师写道她每篇文章都会读两遍,我也开始读两遍,因为我知道这是老师一字一句写出来的。我其实用的都是笨方法,但不知道为什么我很享受这份“笨”,做的很慢也不着急,一个一个的点评,超过1500字的搜索做登记,终于完成了点评工作,我又把所有的文章看了一遍,从中选取了5篇置顶和10篇精华,再慢慢复制到接龙的文档。
整个工作的完成我的内心充满了感谢,感谢新网师这个大平台,感谢新网师的老师们。从8月25号开课,到我的9月4号,我没有想到点评员的工作来的这么快,我很感谢来的这么快,让我知道原来点评员的工作是那么的美好。这是我第一次做义工,我也真正的理解了“承担就是最好的成长”这句话真正的内涵。
在读各位老师的文章中,我的内心总是一次又一次的被感动,心底的那块柔软一次又一次的荡起涟漪,眼眶湿润了一次又一次。这些老师老师真的很爱孩子,对孩子真的很用心。这让我看到教育的美好与单纯,也更对教育充满了信心,因为有这样一群可爱的人,我为我是一名教师而骄傲。有的老师也记下了自己的育儿思考,这也在某些方面给了我一些触动。
同样,评点工作的这份体验让我也看到了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我知道我需要努力的还有很多很多,接下来我要求自己每天都要抽出时间去点评十篇文章,不断的向优秀的老师们学习,在新网师这个大家庭中努力成长。
这次的点评员身份也更坚定了我以后多尝试新事物、新身份的信心,去探索不一样的自己,追求更广阔的境界。
教师打卡存在的一些问题:
1.围绕着自己的工作来写,但有些像是流水账,没有精心的组织语言,框架结构也缺少逻辑性。
2.有的老师一直在陈述,缺少对话性语言的描写,让人感觉很生硬。
3.个别老师字数没有标注,段落仍旧不明显。
建议:
1.确定自己要写的内容,围绕一个中心点展开。
2.能够还原现场,运用生动的对话,细腻的心理描写原汁原味的记录教育故事。
3.在文末标注字数,段落清晰,不给义工带来麻烦。
5.内容写完之后,可以自己先做读者进行修改,然后再交。
置顶评语:
[if !supportLists]1. [endif]杨丽红的《“结对子”助力年轻班主任成长,感受班级工作的魅力》:宋老师能遇到您真幸福,同时我又很敬佩您的处处学习与分享助人的精神。我们学校也搞师徒结对子,可更多的是一种形式主义。大家之间很少沟通,即使说学生的问题,好似都是在抱怨,看到你们这两位班主任都在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真是学生的福气。
2. 李强的《孩子,你能安静会吗》:看了您的文章,我的心里特别感动,一块很柔软的地方被触动了。我们教师这个群体有多少用心的好老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诋毁这个职业呢。从这个老师身上,我看到了什么是爱心,那份单纯的爱真实滋养心灵的最好的良药。
3. 李晓贺的《教师写作为哪般——浅谈教师写作的目的和意义》:李老师的文章,我读了好几遍,在读的时候内心很平静。功利心自古都有,但是古代那些诗人,越是为了写好,反而被人们忘记了。反而是那些自然而然产生的更加清新、自然。写作的目的是什么,您的这篇目的治愈了我。我今年开始变得功利性了,我想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想去投稿。但此时此刻,我发现自己忘了初心,如果是为了投稿而写作,写作不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反而成了一种负担。写作永远需要那份“单纯的初心”,因为“它”最真诚。谢谢李老师的文章。
4. 廖刚的《缺失爱的孩子,谁之过?》:廖老师的文字叙事性很强,在看您的文章的时候,我也在思考如何处理的,您的这个巧妙的比喻很具备教育智慧。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是单纯而又善良,这样的孩子究竟该何去何从,学校能做些什么?这些问题我也在不禁的思考着。无论怎样我们永远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5.朱海海的《那个数豆的孩子》:很喜欢您这个叙事风格,不生硬,娓娓道来,读者很舒服。您为这个孩子下的功夫,孩子与孩子家长一直都记在心里。我们教育工作者也是很可爱的人啊!
精华评语:
[if !supportLists]1. [endif]212381何顺梅《“雨”的童年不再孤单》:何老师是一位非常有爱心的老师,您笔下的小同学”雨”很幸福。
[if !supportLists]2. [endif]212138邵林喜《教育需要等待》:邵老师是一位很用心的老师,在读晓晓的故事的时候,我想到了李镇西老师《爱心与教育》的万同,李老师非常有耐心的一步步影响这个孩子,改变这个孩子。邵老师在改变策略对待晓晓的时候相信一定是经过很多的内心的思考与纠结,这样的孩子总是一次又一次“惹麻烦”,而我们又讨厌麻烦。所以处理问题的时候就夹杂着情绪。而您这一次的耐心等待,让这个生命变得更加美好,晓晓遇见您真好!
[if !supportLists]3. [endif]211102赵蓉蓉《不要逃避,要更加努力地学习》:赵老师很优秀,新网师这个平台带给我们的成长确实是无法言说的,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进步,加入新网师,是我们最无悔额选择。您的条理性非常的强。
[if !supportLists]4. [endif]210945杨雅茹《守护希望 传递阳光 奔向星辰大海》:杨老师在教育上努力让人敬佩,新教育是一首诗,一首唱不完的诗,我对新教育也越来越感兴趣了。
[if !supportLists]5. [endif]210899薛春霞《奶奶的教育哲学》:看到薛老师的文章我很感动,薛老师的文章充满着温情,让我也想到了我的奶奶,我也是跟着奶奶长大了,奶奶无形中也教会了我很多,那股不服输的劲,那只要自己是是对的,就不怕任何人的不卑不亢都是从她身上学到的。奶奶那一辈人过的太苦也很节俭,不舍得浪费一口饭,每当我把剩饭倒掉的时候,总会想起奶奶,就会不敢浪费了。
[if !supportLists]6. [endif]210682孙巧玲《共读共绘共成长》:“我爱和孩子们一起共读共绘的生命历程,我喜欢走进读写绘的世界,破译孩子的语言世界、情感世界,和孩子一起成长在阅读的快乐氛围中!”这也是就是阅读最美好的事情。从你的打卡日记中可以看到你的进步,相信下一次肯定会更好,期待明天你的打卡日记。
[if !supportLists]7. [endif]202101赵朴《儿童阅读,从脚下开始》:学习了,今天还在思考“新教育”中的午读,恰好就遇到了您的这篇文章。
[if !supportLists]8. [endif]200814杨舒月《第一次见面课怎么上》:看了您的描述,第一节课这么大的学问,以后一定得重视起来了。
我感觉您的文章如果换个叙述视角,加上对话,一定会特别精彩。
[if !supportLists]9. [endif]201035祁长青《用信心和智慧成就学生,成长自己》::从您的言语中,能够感受到您为这个孩子做了很多,付出了很多。这个孩子身上也体现了教育的复杂性,但每一次您都温和的坚定着。
[if !supportLists]10. [endif]210747王金祥《谁才是课堂的主人——开学三天来的思考》:王老师的思考很有深度,课堂是属于老师和学生,这两个角色都很重要,希望师生在课堂上都能找到价值感。
(字数264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