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音乐疗法,最为重要的是音乐的选择。由于音乐疗法是通过音乐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来感染处于不同心境中的人,因此音乐的选择极为重要。不同的音乐具有不同的特点。例如,A调的柔情和伤感,自信且充满了希望;B调的骄傲与恬静,勇敢且有豪情;D调洋溢着热烈;E调则给人以安定之感。
❤️生气时忌听摇滚乐。人在生气时,情绪易冲动,常有失态之举,若在怒气未消时听到疯狂而富有刺激性的摇滚乐,无疑会助长人的怒气。
❤️睡前忌听交响乐。交响乐气势宏大,起伏跌宕,激荡人心,睡前听此类音乐,会令人精神亢奋,情绪激动,难以入睡。
❤️吃饭忌时听打击乐。打击乐一般节奏明快、铿锵有力、音量很大,吃饭时欣赏,会便人的心跳加快,情绪不安,从而影响食欲,有碍食物消化。
❤️空腹时忌听进行曲。人在空腹时,饥饿感很强烈,而进行曲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加上铜管齐奏的效果,人们听了受步步向前的驱使,会进一步加剧饥饿感。
❤️用音乐调节情绪不同于一般的音乐欣赏。音乐欣赏中,人是主动地去体验和感受不同音乐中所包含的不同感情,即相对于待欣赏的音乐而言,人则处于主动的地位;音乐调节则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利用特定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来进行心理情绪的自我调节,进而达到改善情绪的目的,即人们主动地利用音乐改变自身的情绪,相对于人的情绪来说,音乐则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
❤️所谓的园艺疗法是对于有必要在其身体以及精神方面进行改善的人们,利用植物栽培与园艺操作活动从其社会、教育、心理以及身体诸方面进行调整更新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根据美国园艺治疗协会的定义,园艺疗法是一种“可以适用于各种不同年龄,不同身体状况和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人,帮助他们在社会交往上、在教育上、在心理上、在身体上调整自己,促进身体、心理与精神的进步与成长。”从这里可以看出,园艺疗法并非针对一种特定疾病,而是一种整体疗法、全人疗法。它的应用非常广泛,适用于健康和亚健康状态的人。
❤️园艺疗法有助于消除不安心理与急躁情绪。白天进行园艺活动、接受日光浴,晚上疲劳后上床休息,有利于养成正常的生活习惯,保持体内生物钟的正常运转,这对失眠症患者有一定的疗效。据报道,在可以看见花草树木的场所劳动,不仅可以减轻劳动强度,还可以使劳动者产生满足感,如果是园艺栽培活动地的话,效果则更佳。
❤️园艺疗法有助于增加活力,强化运动机能。投身于园艺活动中,使病人、特别是精神病患者忘却烦恼,产生疲劳感,加快入睡速度,起床后精神更加充沛。人的精神、身体如果不频繁地进行使用的话,其机能则会出现衰退现象。局部性衰退会导致关节,筋骨萎缩,全身性衰退会导致心脏与消化器官机能低下,易于疲劳等。园艺活动,从播种、扦插、上盆、种植配置等的坐态活动到整地、浇水、施肥等站立活动,每时每刻都在使用眼睛,同时头、手指、手、足都要运动,亦即它为一项全身性综合运动。残疾人、卧病在床者以及高龄老人容易引起精神、身体的衰老,而园艺活动是防止衰老的最好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