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古泉渊
图/ 没 图
夜观鸡汤文的一些见解,为何鸡汤文如此深入人心。虽然人们为了显示自己的高逼格和理智,见鸡汤则嘲讽,但我们对鸡汤文的了解又有多少?我深入其中,喝下大量鸡汤,探了个究竟。
一个好的故事极其重要。通过故事阐述道理,一个好的故事是用于衔接接下来所要说明的道理,便于理解,使之有所缓冲,让人在读故事的过程中有所感悟。即选取经典故事,引出道理。而鸡汤文的故事则是不同,它是通过故事(真实也好、虚构也好、改造也好)将读者带入其中,用于接受作者所想要传达的想法。即预设思想,利用故事。鸡汤文制造了很多的“好”故事,引诱读者身临其景,产生代入感,从而跟随作者的思路走,更容易被作者接下来的观点所同化。
最开始写作之前,我读了一些速成的写作资料,他们教人要讲好一个故事,甚至是捏造一个故事,以便于为所要阐述的观点服务。吸引眼球的标题+代入感强的故事+刺激的观点=好的鸡汤文。表象是造成病毒式传播和引起共鸣,刷三观,本质是吸引大量流量,消费和运营了人群,利用了人们的好奇心和欲望。当写文章都形成套路的时候,往往是高效率的。商业社会,谁不渴望出名?
当我了解到这条规则之后,写文甚少加入故事,如果要加入故事,一定要能引出话题却不使人迷失其中,避免本末倒置。故事应为所阐述的道理服务,倘若没有故事,道理一样可以清晰表达,那么,故事便是为这些道理润色,使之变得人情化,易于解读。
当人们陷入故事中,便容易信任作者的想法,容易以偏概全。鸡汤文往往试图用一些限定了条件的道理来代表全部情况,造成偏见,是人们觉得——事实就是这么样,这些事情就是这么处理的,这样解释才行得通。诚如古人所说,世事无绝对,很多事情并没有对错,关键在于人的看法。而我们所受的教育往往是认定一个“正确”的道理,正确就是正义,正确就是最高效率。
一篇文章应该引人思考,结合自己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看原文作者与自身的思考的差异在何处。例如世界的本质,物理学家有物理方面的看法,化学家有化学方面的看法,哲学家有哲学方面的看法,宗教有宗教的看法,并非一定要分个高低,而却决于所站立场的视野。而鸡汤文属于那种带节奏的文章,将人们的想法聚拢在一起,变得相似,正如《乌合之众》所言,一旦群体形成便失去自我,将那些观点奉为至高,仅仅成为文章观点的传播者。过度消费群体情感的坏处显而易见,人们变得失去判断力,盲目信从话语主导者。一个简单的例子,我查阅资料得知木瓜丰胸是无稽之谈,然而,人们仍旧固执地认为木瓜能丰胸,并以奇怪的眼光看我。
说起来,我从小便被毒奶了。小学六年级到初中的这段时间,我接触了《智慧背囊》系列丛书,里面好多的小故事,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的道理,现在想起来也算是鸡汤文了吧——为了阐述说理,强行捏故事。如今社交媒体发达,使得鸡汤文疯狂传播,各种套路防不胜防。每个人总有低谷,人们总会自制土鸡汤鼓励自己站起来继续前行,突然有一天发现,原来还有人烹制了那么多合胃口的鸡汤,干了再说!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制造属于自己的鸡汤,激励自己,也算是生活的一些小调料吧。然而,调料多了,会吃坏肚子哦。
因而,鸡汤文是否毒奶,需人们的独立判断。当下情况,它们最大的问题是容易通过代入感带受众的节奏,再包装一些成功学,使其所论述的道理理所当然,说服力自然变强,人们容易接受比自己强的正义,而正义就是唯一的正确事实,从而失去判断力。这也是碎片化时代下的最大的问题,人们既可以接受大量信息,形成一套庞大的知识体系,也可以淹没在过载信息狂潮中,丧失自我。
世界应该多彩的,生而为人,我要紧紧抓住自己的人生,在自己面临的挑战中形成属于自己的理念与观点,而不是被过度消费、被过度运营的空壳。
每日一文,对鸡汤文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