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们都爱信誓旦旦的说: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而现在,不管是电视剧还是写作者笔下,都放大了个别不幸婚姻,两个人执子之手太容易,而白头偕老太难,被大多现实婚姻的恐吓吓怕了,被现世的焦虑感染了,大多数女人对婚姻是既憧憬又恐惧,怕你不爱,怕你嫌弃,怕你背叛,怕失去自已的个性,更怕失去自由,所以,我爱你,但我没有勇气陪你白头偕老。
就如渡边先生的作品《情人》中修子所表示的,我爱你,但我不愿和你白头偕老。
渡边淳一先生,被誉为日本情爱大师,作品引进中国后畅销不衰,曾荣登第五届中国作家富豪榜,同时也是作为网友评选出的排名第一的日本对华友好人士,他对日本政府不肯反省侵略战争予以严厉批判,显示了一位伟大文学家对历史应有的自觉与责任感。
渡边先生和著名的摩西奶奶有一段小故事,渡边先生毕业于札幌医学院毕业生,但他酷爱文学,从小想当作家,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所以渡边先生给仰慕已久的摩西奶奶写信,问摩西奶奶他是否应该放弃令人厌烦却收入稳定的工作,去从事自己喜欢的写作?随后,摩西奶奶给渡边先生寄了一张明信片,并且明信片上上有摩西奶奶亲笔画的一座谷仓和赠言:“做你喜欢做的事”,从此渡边先生弃医从文,成为日本著名文学大师。
从接触渡边先生的第一部作品《仁医》,第二本《爱的流放地》,第三部作品《失乐园》,到现在刚读完的这部《情人》,我是越来越喜欢渡边淳一先生的作品,喜欢他敢于放弃安稳工作追求自己喜欢文学的勇气,喜欢他超前的思想及深度的人性剖析。
《情人》这本小说讲述了修子是一位都市白领,经济独立,精明能干,精神自由,按自己意愿与事业有成的中年男子原野保持情人关系而不踏入婚姻的当代女性故事。
市面上上写此类的鸡汤文不少,为何我会偏爱这本小说呢?
因为这本小说有三点超前的思想又实用的技巧打动我。
第一点,男女之间怎样相处才长久。一般刚确立交往的男女基本就会天天腻歪在一起,各种的约会,随着关系的日益加深,便会想知道对方所有的一切。时间长了,天天过密的相处使两个人感到厌烦,了解的一切使得彼此失去了神秘感,最后是经常的吵架伤害疏远,最后是分手。道理很明显,就是过密的相处,失去了距离与神秘感。
诗经有云: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距离产生美,产生思念。
南怀瑾先生曾经说过:神秘感是这世界上最深邃且最美丽的情感,正是因为这种深邃与美丽,才让人们挖空心思去探索与研究。
修子与远野的关系虽然相当密切,但是修子一直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喜欢是喜欢,她不让自己卷进远野的圈子里,围着他团团转,也不去干涉他的家庭生活。同时,她也不给原野自己住处的钥匙,是不想要两人关系便会庸俗化,不破坏两人间营造出来的一种神秘气氛。
距离感与神秘感是保持男女之间长久交往的秘籍,婚姻更是如此,否则,我再爱你,随着岁月变的麻木,我也不愿意跟你白头偕老。
第二点,婚姻与自由可否两者兼得?之前,在悟空问答里有一位朋友提了一个问题:“两个人在一起就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吗?”这个问题答案肯定是可以的。
好多人说两个人在一起后,结婚后,就失去了自己的个性,自由,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理由是忙,我没有时间,他不同意。
《情人》中绘里的一段话也说出了同样的担忧:
“每天关在家里,整天与孩子打交道,自然而然便会变得庸庸碌碌的。
我可绝对不愿意整天待在家里,心宽体胖起来。真佐子不久就会变成这种样子啦。”
其实,这些都不是理由,两个人在一起后,哪怕结婚后,你依然可以保持你的个性,你的自由,做着你喜欢做的事,就看你自己上不上进,不要把自己的堕落归结于他人,外在环境,只要你想做,没有人可以阻止的了你。
我有一个女性朋友,做美容方面,她也结婚,她也是孩子的妈妈,他先生也不支持她的事业,但她依然把自己喜欢的事业做的风生水起。
就拿最低成本的读书这件事来说,哪怕你忙的焦头烂额,你也可以听书,不用眼,甚至不用你停下手,你依然可以在学习。
三毛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只要你想做的,只要你自己不偷懒,你要的一切谁也阻当不了你。
第三点,婚姻是否是爱情最后的归宿?《情人》修子有一段话我很有感触且欣赏:“有不少女人是只愿当情人,不愿做妻子的。这种情人的爱情,不是一生一世,而是一时一刻的。这样才更适合自己,更能自由自在,更能展示自己的魅力。为此而忌讳那种结婚名分的女人为数并不少。
不结婚可以一个人自由自在,小到一天的日程可以自由安排,大到人生的道路可以自己确立。这种称心如意的事,实在是非常难得的。当然只要自己高兴,可以与知己小聚,与不同的男友交往,这都是妻子不能享受到的乐趣。”
这种理想的自由与爱恋,是部分被现实婚姻打败或者恐惧婚姻的女人非常向往的生活, 不用为结婚带来的被菜米油盐酱醋茶烦恼;不用怕两人一生一世相伴的相看生厌,追求一时一刻的美丽爱情;不用怕结婚为只会成为庸庸碌碌、琐琐碎碎的、心宽体胖、只围着孩子丈夫转的家庭主妇。永远保持着自己的张扬个性及自由。所以,婚姻可以不是爱情最后的归宿,最后的归宿依然可以是爱情,也可以是自由。
总结以上三点,想要恋爱就去恋爱,想要结婚就去结婚,不要被放大的焦虑所感染,保持距离感与神秘感维持爱情婚姻;进入围城,依然可以保持你的个性,你的自由,做你想做的事情,只要你想做;进不进入婚姻,因人而异,随心随选,婚姻不是爱情最后的归宿,爱情最后的归宿可以是爱情,也可以是自由。
我很爱你,但我不愿意陪你白头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