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三部曲》读后感
昨天和渠道团队一起开站会。团队全体人员都在揪心:迭代进行了三天,燃尽图还是一根地平线。看板上显示迭代有A、B、C、D 4个冲刺目标;看板的泳道上有开发中的用户故事卡片,bug卡片,升级操作系统补丁卡片,搭建uat仿真环境卡片;就绪列表有迭代目标分解的用户故事卡片,自动化测试用例FT复活卡片。你们能看出什么问题吗?
我观察了一会,就以SM身份介入团队进行引导,提的第一个问题是:“你们看到了什么风险?” 并仅仅盯着燃尽图,还跑过去把黑色的地平线涂成红色。有人回答:“三天没有产出。” 我追问:“为什么会没有产出呢?” 然后大家开始找原因。一人在修改一堆遗留bug;一人在搭建uat仿真环境,一人在升级操作系统补丁,剩下2人在做属于迭代目标的需求卡片(中间还穿插修改bug)。大家都很忙,“各自”干的热火朝天,显然出了大问题。问题一:遗留bug,搭建uat仿真环境和升级补丁没有列入目标,也就是目标不全;问题二:doing中的卡片,没有经过大家集体决策。这种情况本质上是没有做好优先级,导致团队两个认知缺失:1.不知道整体;2.不知道能做多少。
找到了问题,解决起来就变得简单了:大家重新梳理所有卡片,讨论价值和解决方案,并排列优先级,最后匹配资源,确定了新的就绪列表。团队重新燃起信心的火光,风险可识别,知道能做什么,知道不能做什么。整个过程,本质上是补全了缺失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