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刘俊芳)
今天阅读了《学习力就是生存力》的第三章之第五章。
桥本武先生提到了,自己与学生在相处过程中自己的感悟和收获,可以定义为“教学相长”。桥本武先生说,教师对工作的全情投入,定会触动学生的心灵。因为教师的工作是作为一个人与学生进行的心灵碰撞。教师的全力以赴,必会通过那些油印材料和精彩的课堂,让学生感知到。教师不断自我磨练的身影,也一定会触动学生的心灵。
桥本武先生说他所尝试的“慢速阅读”不是在践行某一教育理念,而是行动在前,只是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自己喜欢的事,如此而已。我们有没有在工作中做过“只是喜欢”而已的事?
桥本武先生说: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但却无不思维灵活,充满个性与潜力,要让其个性绽放,重要的是成年人要想办法促成他们在自由之风中身心舒畅的度过每一天。
桥本武先生提倡时有必要进行“填鸭”教育,这里的“填鸭”指的是超标学习,就是多学习,多读书,不是“应试的填鸭”,而是“素养的填鸭”。我们学校开展的背诵“唐诗三百首”,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到六年级,人人能够背诵出三百首首故事,而有的孩子能背出来更多。虽然背诵的过程中,有过痛苦,到对孩子来说,背诵过的,到初中再复习背诵就简单的多了。
桥本武先生还提到,自己有很多爱好,那么多爱好让他的人生更为丰富,更为宽广。沉迷其中的兴趣越多,人生也会越有趣。这是否印证了我国的一句谚语——“活到老,学到老。”?
桥本武先生喜欢“跑题”,所谓“跑题”,实际上就是寻找让自己展开思考的契机,“跑题”后仍然要回归“本题”。我也发现自己经常会“跑题”,可能是年纪大了,想的多了,也有些唠叨了。
桥本武先生的人生态度“顺其自然”。他认为他和学生的相遇都是命中注定的,“世间无偶然,相遇皆必然”。
我也常常在想,我们和每一届的学生相遇,也是冥冥之中的安排,是缘分,我们应该好好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