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战争是立体式的,海陆空协同作战。读书亦然,当今不仅纸质书籍很多,传媒发达,电子书种类也很全,下载到手机上随时可以阅读。
前几天我换了部手机,换手机我才知道自己是多么落后,原来的手机用起来慢如牛,经常死机。我实在受不了了,下决心买了部华为手机,用了不到半个月,我发现它的功能太强大了。别的不说,下载音频方便快捷,32G的硬盘尽情的下载。我安装了喜马拉雅FM,从上面下载了许多经典书籍的音频,很早就听白云出岫的诵读,他诵读了很多古代经典著作。我早就下载了道德经、大学、论语等书籍的音频,散步时,坐车时,都可以听书。早上又下载了诗经、古诗十九首、周易、传习录等书籍。太好了,手机的空间绰绰有余,我的手机快成了音质图书馆了。听书不失为一种新的阅读方式。
《论语》是学国学的必读书籍,我们学校的很多老师在读。要读懂此书,必须结合权威人士的注解,历史上解读论语的著作汗牛充栋,不要拘于一家之言。当代解读比较好的著作有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还有李泽厚先生的《论语今读》。宋代朱熹的《论语集注》要读一读,这是数百年科举的教材。我还从网上发现杨树达先生的《论语疏证》很好,买来一看,繁体竖版。上午读了半小时,好书!不过繁体字看起来好费力,出了门感觉视力下降这么厉害,远处的景物模模糊糊的,后来一想应当是这小繁体字惹的。陈老师说,繁体字读起来太费劲,其实只要敢读敢冲,常了就懂了。研读一本书要结合多种资料,名家的注解是必读的。
经典需要诵读。古文不好懂,反复诵读可以加深理解,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古代典籍里有很多生僻字,好像拦路虎,影响人们阅读的积极性,有办法了,前几天我买了一本《古汉语字典》,一切生字已不成问题。每天诵读论语、大学、中庸或其它古文,唐朝宋八大家的散文非常棒,值得一读,尤其是苏轼和韩愈的文章,大声诵读,感受其滔滔不绝的气势。如果有时间还以写一写,在笔记本上作摘抄,或把点滴感悟诉诸笔端。
总之读书的方法很多,只要不停地探索,你会发现时时刻刻都可以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