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关注八卦,不停的吸取信息,可能只是为了维持全知的错觉。或者是为了有谈资和别人聊得来,或者是想知道所有的信息才敢做出决策,或者是害怕错过了关键的信息被人甩开了距离。面对那么多的信息和知识,我们该关注什么不关注什么?该学习什么不学习什么?
1.多关注冷知识
有一个知识分类方法,按照知识的有效性长短分为热知识和冷知识。冷知识是那些有效期相对较长的,比如历史地理或者某些技能知识;热知识是失效很短的知识,比如目前流行的歌手、电影、APP、游戏知识等。我觉得也可以把信息按照这种方法进行分类,那些在未来有用,能帮助我们成长,不会过期的信息是冷信息,那些明天可能就没有人谈论的八卦、赛事、花边新闻就是热信息。可能现在已经鲜有人提起王宝强的事件,更少有人还记得几年前的那些热点事件了。在这些事情上花费精力,可能非常的不值得,我们在上面注意力的投入产生的价值没有什么积累。
有个朋友提到了害怕和朋友没有谈资的事情,其实可以用冷知识来切入,和别人谈论热知识和热信息。比如王宝强的事件,当时我跟朋友撸串的时候,他说起我完全不值得这回事。我马上虚心请教给他表现的机会(这个是开虚拟机么),然后开始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他讨论。我利用亲密关系中相关的那本书《爱的五种语言》里面的内容出发,推测有点大男子主义还名气蛮大这对另一半肯定的言辞一定少了,聚少离多那陪伴的精心时刻也不多了,自己被人伺候惯了服务的行动也估计没有,人不在一起那身体的接触也谈不上了。可能女主得到最多的就是爱的礼物了,可是这东西次数用多了,效用降低了。然后又吹了半天如何泡妞,给他科普了如何在一次晚餐约会中把五种语言都用进去,然后他就坐不住了。他马上说对不起兄弟我要先回去了,然后对老板说来5串羊肉两串鸡翅,多点孜然少点辣椒我家那口子不吃……。貌似他并没有因为我不知道这事何我聊不下去,最后还佩服我套路太多了。我觉得如果要谈资,多学点社会关系学、心理学、经济学的入门冷知识,足以应对大多数的日常聊天了。
2.避免污化心智
我们不知道的概念,对我们来说就是不存在的,那么那些消极的负面的信息和概念,我们不知对我们更加有好处。蓬生麻中,不服且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那些带有负面情绪的书和文章,我们最好也少看为好,因为这对于我们的成长并没有多少好处。我认识几个人,总是喜欢关注明星的丑闻、关注伟人的花边,关注社会的阴暗面,这个世界在他们眼里面已经没有未来了。和喜欢抱怨的人在一起,就会染上抱怨,和他们在一起,我发现看待事物的焦点变化了,我进入了一个特别让人难受的世界。就好像别人看鲜花美景,我却盯着花上的虫子和花下的狗屎;别人看电影的情节和特效,我在找情节的漏洞和画面上的穿帮镜头。后来我不再跟他们接触,我尽量接触那些阳光的人,才逐渐摆脱了这种思维,但是被污染的痕迹还在,我总是不经意就会找电影的bug。后来再学习或者交朋友的时候,我都尽量选择那些积极向上一点的,买书也多买那些积极面比较大的,以至于我在某个群里面被人称为鸡汤大师。但是我并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妥,多聚焦在积极的未来,避免被消极负面的人感染,用带着积极暗示的概念,来促进自己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