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有的人滔滔不绝地说着却总是让人听得一头雾水,有的人三言两语却将观点表达地恰到好处,有的人气急败坏与人争论最终与对方结下了梁子,有的人笑脸盈盈与人讨论最后收获了不错的"人缘"。
以上所列举的四种情况,我们当然是推崇第二种和第四种的,这样的人似乎拥有一种天生的能力,能让身边的人感受到温暖,吸引着身边的人。那么怎样才能变成这样的人呢,我想将我从《非暴击沟通》这本书中学到的技巧告知大家。
《非暴力沟通》是由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所创作的书籍,作者通过这本书向我们阐述了语言的暴力,以及告诉了我们如何用"非暴力"的沟通方式去与人交流。我们可能听说过"暴力"的沟通方式,但不定了解"非暴力"沟通方式。例如,我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妈妈对孩子说"这次考试你怎么又考差了,你让妈妈的脸往哪放啊!",我们可能经常在生活中听到诸如此类的话语,并且习以为常,但你知道吗,这其实是一种"暴力"的沟通方式,这样的话语无形中可能会拉远父母与孩子之前的距离,甚至是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压力。
那么"非暴力"的沟通应该怎么做到呢?作者向我们介绍了一套"非暴力"沟通的步骤,即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第一步-观察,即将自己所看到的如实说出来。比如,当你的朋友在一次约会中迟到时,你不应该说"你怎么又迟到了",而是应该如实反映该种情况,比如"你迟到了十五分钟"或者是"我等了你十五分钟",当你说"你又迟到"的时候,这其实已不再是一个事实,而是一种总结,同时你也给对方留下了狡辩的余地,比如他可以说"我前几次没有迟到啊"或者是"我才迟到这么一会",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论,摆事实往往会让聊天的内容轻松很多。
第二步-感受,即把自己心里的真实感受说出来。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尽量用表达感受的词,例如"开心""难过""失望"等等。还是上述情景,你的朋友迟到了,若是你在此类情况下说了一句"你太不守时了,我再也不约你了",那么可想而知,你们会陷入艰难的情境,但如果你说的是"你迟到了,我有点难过"这类的话,事情会变成什么样呢?这里你们可以自行想象,表达感受同时要求着我们不要羞于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不高兴就不高兴,难过就难过,说出来了事情往往会简单很多,但若是你一味采取"暴力"的沟通方式,只会让双方都很难堪。
第三步-需要,即思考你有哪些需要,这些需要会导致怎样的感受。此一步骤是你的自我反思时间,你需要想清楚针对你所面对的某件事你有哪些需要,明白了自己想要什么,你才能更好与他人沟通。同时,你也要估量一下你的需求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怎么样的感受。
第四步-请求,即把你的需要说出来。此一步骤非常重要,还是以上的情景,若是你大吵大闹或者是沉默无言,会发生什么情况?前者可能会直接让你两撕破脸,而后者则可能会使对方一头雾水,然后便草草了事,你不提出你的需求,别人就不会知道你想要什么,别人不知道,那他必定也不会引起重视,甚至只认为你是在闹脾气。但你若是将自己的要求说清楚了,比如"你下次能不能别迟到了",这样的话,对方能接受到你的观点,同时也会引起相应的关注和重视。
沟通是门艺术,也是门技术。当我们与他人沟通时,不妨也多加入点自己的思考,细细思索后再发言,效果可能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