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近40,在2018年的今天,还在做着出国打工的梦
> “想去全世界看看, 也许我的家在某个地方也不一定”
-------- 葛明
## 失去母亲开始, 我就成了孤儿
8岁那年, 妈妈生病去世了。 其实他到现在也没搞清楚到底是什么病。 母亲病逝没多久, 父亲就把他交给了奶奶, 自己重组了家庭。
当初父亲这边分家的时候, 奶奶是归姑姑养老的。 姑姑当然对这个拖油瓶很有微词。
父亲赚钱能力有限, 除了负担现在的家庭以外,能给姑姑这边的补贴越来越有限。 姑姑的微词就变成了当面的各种嫌弃,直到打骂。 如果不是奶奶护着,这最后的屋檐也要失去了。
就在这样的夹缝中,在对真正家庭的渴求中, 他走过了阴郁的童年,连逆反都没有资格的青春期,完成了高考。
## 走出去,开始家的寻找
高考其实考得还不错。 在无锡这样的地方,很难想象因为家庭原因辍学的故事。 但是, 他没有其他选择。 奶奶偷偷塞的那点零花钱和学费之间的差距,就像他和一个温暖的家庭一样远。 他烧了录取通知书, 拿着高中文凭, 进了电子厂,做起了整个工厂里仅有的几个本地人操作工。
其实长相来说, 说葛明是中上,已经非常谦虚客观了,毕竟没有打理过的头发和从头到脚的超市爆款扣了太多分。
换上工作服, 按工厂要求剃了板寸之后,所有人来到了同一起跑线, 他居然被姑娘看上了。
那是进工厂第二年。 姑娘也是本地人,家境还不错,长相也还行,就是据说脾气不好。 但是,人家不嫌弃葛明的家境。因为对方本来就想找一个上门女婿。 葛明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对方。虽然是小姑娘倒追,他却把姑娘伺候成了公主。 反正在工厂里吃住全包,他几乎所有的工资都拿来为姑娘买东西,陪姑娘出去玩。 姑娘也帮他买了很多衣服,把他打扮了起来。 谈恋爱那几年,是葛明最开心、最满足的日子。 进工厂时报考的自考大专,当然是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然后, 24岁那年,他结婚了,做了上门女婿。 他,自8岁以后,第一次有了“家”。
## 并不是所有忍耐,都能换来理解
婚后,葛明搬到女方家里。 他接手了90%的家务,任劳任怨。 毕竟,这是他的家。
他也想过再拿起学业,但妻子的答案是,家里自有我爹赚钱,你念书,家务我来做吗?所以一晃就是8年, 女儿5岁了,他也成了公司里少有的老资历操作工。
岁月这把杀猪刀没有放过葛明的肚腩。 生意越来越难做, 老丈人还被人骗了一回。 女儿带来的 经济负担突然变得很明显。 妻子的公主脾气,在岳父母一味拉偏架的支持下越演越烈。 长久的忍耐,并没有换来理解。 家,越来越缺少他渴望的温暖。 终于,在又一次妻子和岳父母的集火攻击下,他崩溃了,摔门而出。
骄横的妻子吃准了他一无所有,期待着他的道歉; 可是葛明已经卑微到无处可退,也不愿再退。婚姻走到了尽头。不多的共同财产这些年一直是妻子的名下,他也懒得再争。
## 30出头,回到一无所有
30出头, 他回到一无所有。 住回工厂宿舍, 前妻连替换衣服都没让他拿走。 从离家那天开始, 葛明再也没能看见自己的女儿。
而立之年的他, 突然想出去走走, 离开这个他从来没走出过的城市,远离这一切。 然后, 他去了非洲。 劳务输出,一去就是4年。 女儿的赡养费从没有断过,甚至还主动多给了几百一个月。 不多,却全是他的 血汗。 其实他在非洲打的是黑工, 一回来,就很难再出去了。可是他想女儿了。所有他回了无锡。
但是,前妻拒绝了他的要求。 他们的老房子已经拆迁了,他找不到前妻和女儿的住处。 他打着工,努力争取着见面的机会。 他没有成功。
一晃,又是两年。
## 年近40,准备再次出发
总算,这两年他没有白费,考了一个厨师证。 他准备去北欧或者东欧,换个地方打工。 他已经放弃联系前妻。 最后一点温暖,已经被前妻的拒绝熄灭。
“考个厨师,就是想去全世界看看。反正全世界都有中餐馆, 也许我的家在某个地方也不一定!”
————————————————————————————————————
## 人物三大特征
** 独特性:**
* 孤独
* 忍耐
* 一无所有
** 欲望: **
* 一个温暖的家
** 复杂性:**
* 过度渴望家庭,纵容对方性格,轻易走进婚姻。 为了家庭过度放弃自我,最后被妻子嫌弃。 自我性格的缺陷和对方的骄横,导致了他第二次失去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