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我在新教育网师大讲堂看到郝院长发的一条信息,便鼓足勇气加了他的微信号。因为我想向他学习。
这两天我都会看他发的关于“啃读者”的信息。
什么是啃读?
顾名思义,就是一点一点反复地啃。对于一些特别有价值但又超出自我认知水平的书,就需要放慢阅读速度,反复阅读思考。
啃读往往有几个层次:
第一层次,用不同颜色的笔勾划出重点概念或关键句子、段落。
第二层次,在书页的页眉、页脚等空白处写下阅读心得、疑惑、随想等,用简短的话概括出段或章的中心思想,这就是批注。
第三层次,读完一章后,不断提炼文章的核心观点以及内在的思路和逻辑结构,用思维导图画出来,将文本内容结构化;
第四层次,针对文本的核心概念或关键内容,或者向他人咨询、讨论、交流;或者查阅其他资料,展开主题性、研究性阅读。
第五层次,阅读文章后,能写一篇内容综述,或者阅读心得。
从对话论的角度看,啃读的过程完成了三重对话:
第一重,通过勾划、批注、画思维导图等方式完成“人与知识”的对话,即个体与文本的对话。
第二重,通过与他人交流、研究性阅读,实现“人与他人”的对话。
第三重,通过批注、写作完成“人与自我”的对话,也就是通过对文本的阅读,促进个体的自我反思,在反思中促进个体生命智慧的生长。
啃读类似于精读但又有差异。精读相对于泛读而言,贵在精细深入,要求“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乎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啃读除了包含这一含义,也包含泛读、快读,不管读的快还是慢,只要能领会要旨,就是啃读。正如邓拓所言:“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啃读的方法有什么益处呢?
啃读是一种持久深入的探究。在这种探究中,一方面抵达了世界的深处,一方面提升了自我人格的深刻性。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言:“我国古代学者因书籍难得,皓首穷年才能治一经,书虽读得少,读一部却就是一部,口诵心惟,咀嚼得烂熟,透入身心,变成一种精神的原动力,一生受用不尽。”“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
最近一年我一直在泛泛地阅读,知道自己没有钻进书中学会与作者对话,一种无力感常涌上心头。从2017年7月加入新教育以来,秋期我选修了文本解读,当时第一年教语文很多课都不明白。最后的结果是不合格。2018年春期我选修了童喜喜老师的《教育写作》,结果是合格。2018年秋期我选修了李镇西老师的《民主与教育》,2019年春期选修了孙静老师的《语文研课》,由于自己的懒散、拖沓、逃避,再一次不合格。
看着自己这样的成绩,我知道是自己的态度出了问题。一味地贪多,结果一样都不行。
看到秋期郝院长将讲解《静悄悄的革命》这本书。我内心还是充满期待的。我知道自己有很多不足,秋期我一定用心去学习,争取能达到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