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和大家聊聊情绪这个话题,情绪是什么?情绪有正面的情绪,比如开心、喜悦、和平、满心欢喜等等,情绪也有负面的情绪,比如悲伤、愤怒、委屈、恐惧等等。我们对情绪有很多评价,有人说情绪是洪水猛兽,有人说情绪是能量,有人说情绪是创造力,也有人说冲动的情绪是魔鬼。总之,我们都不喜欢自己有负面的情绪。但是悄悄告诉大家,当我们能够觉知自己情绪的时候,其实情绪是可以为我们所用的。
比如说我们进入一片森林中,突然遇到了凶猛的狼,我们当下的情绪肯定是恐惧的。基于这份恐惧,我们就会做一些保护自己的事情,比如赶紧逃跑,赶紧找地方躲起来,实在不行,我们就会拼尽全力与狼搏斗。这些都是因为我们背后有一个需求,我们想要活着。假如我们一点情绪都没有,非常平淡地在那边行走,我相信,那只狼就可以美餐一顿了。所以,有时负面情绪并不是不好的,关键时刻它可以给我们力量。
生活中,当我们情绪来的时候,我们是习惯于用情绪解决问题,还是习惯于先解决好情绪再来处理问题?也许从辅导孩子作业的那句顺口溜就可以得到答案了:辅导作业的时候鸡飞狗跳,不辅导作业的时候母慈子孝。这个爆发的情绪点是怎么回事?看着孩子不专心地做作业,或者做作业的时候,这也不会那也不懂,作为父母的我们就火冒三丈了?
面对孩子的作业,我们为什么会这么大动肝火呢?那是因为我们对孩子的学业有一份期待。我们可能教导孩子上课要认真听课,而此刻我们可能感觉孩子并没有这样做。我们背后的声音是孩子没有听话,当我们不接纳孩子不听我们话的时候,其实我们也不接纳自己不听父母的话。
每一份情绪,背后都有一份需求。记得以前,我对妈妈的言语感到很愤怒,于是我就与她对抗。记得有一次,我是歇斯底里地对她大喊:我就偏不要听你的!我就不按你说的去做!虽然内心知道妈妈是出于对我的关心,知道妈妈都是为了我好,但是我就是很气愤,觉察我背后是有一份需求的,我是希望妈妈能理解我,鼓励、肯定我,而不是否定、指责我!
记得以前自己要是事情没做好,自己内心就会很不舒服,也会有一些恐慌,我就会逢人就解释为什么会出差错,其实我就是想通过解释找借口,让自己内心舒服一些。我背后的需求是,别指责我,我没有做错,请肯定我做到的。这就是被否定比较多的孩子长大后,渴望得到他人认可的一种内在应激反应。当然,现在我内心越来越强大,我已经不再急于解释了,即使不是我做错的,我都会先开口说:不好意思,是我没做好!当我能这样坦然面对结果时,我反而轻松了。当我不对抗情绪,勇敢面对的时候,我反而不会被情绪所左右。
每一份情绪背后有一份需求,当我们能看到自己的需求,我们就与能情绪共舞,我们就不会把自己的情绪随意发泄到他人身上,我们也不会让情绪对自己进行内在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