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学生一次关于网络小说的谈话(二)

上次的谈话不欢而散,就在我发愁怎么寻找下一个可以沟通的目标时,我时常补课的一个学生主动找到了我,想与我谈谈。

我很惊讶,她实在是个好学生,听话,守纪律,爱学习,文静,进退有度,我从没想过她也会看网络小说。

“老师,很多人都在看,所以我也跟着看了一些。”

她告诉了我她看的一些书,尤其是学生之间流行的几本,不乏有大众一点的言情小说,如上次提到的偷偷藏不住,也有小众一些的,比如破云,比如这次被“收缴”的名为海棠微雨共归途的一本书。

“你觉得小说里面是什么吸引了你一直想去看呢?”我终于有机会问出这个问题。

她思考了很久,“并不是所有的小说都有吸引力,对于我而言,我喜欢破云里面的情节,剧情,喜欢里面表达的思想,我觉得里面的人物是饱满的,他们是挣扎着走向光明的,我喜欢里面的生命力。”

说实话我并不了解这本书,但是我惊讶于一个初一的学生能告诉我她喜欢这种昂扬向上的思想,我是开心的,“那这本呢?”我紧接着指向新收上来的小说。

小说封面精美,书里夹着各种各样的小册子与卡片,只是书的外面为了遮掩套了一层张纯如女士写的“南京大屠杀”一书封皮。

她沉默着,“我更喜欢那本书。”她指着南京大屠杀。

“两本我都看过,这本又叫二哈,大概也是个爱情故事,但是我不理解为什么要自己制造苦难然后讴歌,我更不理解为什么他们都说这个叫爱与浪漫。”我翻了翻书,书里的故事光怪陆离,栩栩如生,主人公的爱情也算是轰轰烈烈,但也许是我年纪与她们有壁,看了个大概就没再翻下去。

“那为什么又要看呢?”

她想了想,“因为很多人都在看,包括我的朋友,我想跟她们有共同话题。”

————看来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被小说影响,也似乎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沉迷于此。

我们从网络作者起始,聊了很多,聊到了余华史铁生,聊到了我与地坛,聊到了老舍的骆驼祥子,我惊叹于这个孩子的阅读量与记忆力,最后,她灿烂的笑着,告诉我:“老师,我最喜欢史铁生了。”

对于起初谈到的所有小说,她几乎都评价:还行吧,只有这位作家,她说了喜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