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兵团,铺开在河套的大摊子

5、兵团,铺开在河套的大摊子

就在1968年至1969年间全国掀起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新的热潮中,中央为减轻农村的安置压力,又开辟了一条新的安置知青的途径,这就是组建以安置知识青年为主旨的生产建设兵团。中央的这一举措,又为地处祖国北疆的内蒙古巴彦淖尔盟揭开了安置知青历史的新的篇章。

1969年1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成立北京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同年5月7日,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在呼和浩特市召开成立大会,宣告成立。按组建计划,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除接收1966年2月组建的华北农垦兵团部分建制和部分人员外,还接收了内蒙古直属机关毛泽东思想大学校总校及各分校,及原在巴彦淖尔盟和锡林郭勒盟境内的国营农牧场、劳改农场,原计划组建6个师、60个团,1969年实际组建了四个师,即一、二、三、六师、下设24个团。1970年又组建了四师和五师并新组建了17个团。到这时兵团共有6个师51个团。六个师有3个师中的一、二、三师在巴彦淖尔盟境内,师部分别设在磴口县、乌拉特前旗和临河县城所在地。

三个师的编制分别为:

一师20601人,下设7个团,所在地址分别是:

一团,在磴口县境内原乌兰布和农场;二团,在磴口县境内巴彦套海农场;三团,在磴口县境内哈腾套海农场;四团,在磴口县境内太阳庙林场;五团,在磴口县境内包尔套勒盖农场;六团,在磴口县境内包尔套勒盖农场西新建点;七团,在磴口县境内纳林套海农场。

二师41132人,下设11个团,所在地址分别是:

11团,在乌拉特前旗境内原乌海劳改农场;12团,在乌拉特前旗新安镇原乌海劳改农场;13团为工业团,设在包头市西水泉,下属有采石场、阀门场、拖修厂、风机厂、化工厂、无线电厂、浆粕厂、造纸厂、农药厂等;14团,在乌拉特前旗境内原苏独仑农场;15团,在五原县境内原建丰农场;16团,在乌拉特中后联旗合旗境内牧羊海原东方红种羊场;17团,在乌拉特前旗境内原中滩劳改农场;18团,在包头市万水泉原共青农场;19团,在乌拉特前旗境内乌梁素海畔原乌梁素海水产局和乌拉特农场;20团,在伊克昭盟杭锦旗独贵特拉公社和杭锦淖公社;62团,在乌拉特前旗大佘太公社境内原苏独仑农场牧业队。

三师15763人,下设五个团和一个糖厂

21团,在临河县境内临河劳改农场;22团,在临河县境内原狼山劳改农场;23团,在伊克昭盟杭锦旗境内原巴拉亥林场;25团,在伊克昭盟杭锦旗境内扎尔格郎图原改改召林场;26团,在乌拉特中后联合旗石兰计公社境内;三师糖厂,在临河县城。

兵团一成立,人员一到位,由国家出资,兵团进行建设的宏伟蓝图便出笼了。按照兵团在河套地区的三个师的分布,除了各自接收了当地原农垦系统和劳改系统的20多家农场作为“根据地”外,同时在师、团部所在地很快建起了多家医院、招待所、子弟学校,供应站、大修厂、被服厂等。后来又建立了乌拉山发电厂、化肥厂、种子站。填充这些单位的人员,除作为主体的知识青年外,还有来自各地的现役军人、地方干部、原农场职工、军转干部等。按1975年的统计资料,仅河套地区三个师的建设兵团,就接收了近8万多人,占整个内蒙古兵团人数的70%。

随着人员源源不断的到来,各师、团部所在地原来的房屋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再加上当地的原有配套设施在档次上处于严重落后状态,根本无法适应兵团这么庞大队伍的需求。没有别的办法,只有靠自己的双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于是兵团里的各项基建工作全面铺开,师部所在地抽调人马先建办公室、宿舍,再建医院、学校等,一处未完工,另一处又已经铺开了摊子。在团部和连队里,那些新到来的兵团战士,刚刚千里迢迢下了火车,就投入超强度的劳动中。他们自己脱大坯盖房子,不懂设计,就请当地的老农指导。有的完全凭着自己的“设计”摸索实践,线编了房歪再推倒重来,摸爬滚打到最后,一栋栋一排排办公和生产用房、仓库、营房、宿舍、学校、礼堂等都盖起来了。为了建设的需要,兵团自己建了砖瓦窑,战士们不懂烧砖技术,凭着一股子热情,先烧出一些“二混子”,最后几经失败,终获成功,这些窑里烧出的砖,后来在自给有余的情况下,还能支援地方上的需要。

工业建设就不是这么简单了,从设计到施工都要讲究技术和质量,一个项目的开工,有众多的单位来参战,建设者更是多达两三千人不等。整个工地,完全是大会战的场面,红旗招展,战歌嘹亮,高音喇叭里不停地播着这连、排、班之间的挑战书、应战书,播送着施工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兵团战士有时一天劳动长达十四、五个小时,遇到危险,人人争先,舍生忘死。二师十三团所建的前旗造纸厂,在浇铸四十多米大烟筒的会战中,要求全部用水泥沙浆浇灌,中间不能停顿,一气呵成才行。当时的工地上一片热火朝天,在紧张而艰苦的劳动中,大家你追我赶,谁也不甘落后。北京知青苏大文,是个年仅17岁的姑娘,患有关节炎病,硬是驾着手推车坚持不放。当休息下来时,两条腿肿得抬不起来。知青们这种建设热情、革命干劲,在当时,一没有金钱的诱惑,二没有物质的刺激,完全凭的是一股子革命热情和干劲,能有几句表扬就都心满意足了。

如果说工程建设是硬件,那么建立输变电网络,让分散在几百公里的各个师、团都能用上电、互相保持畅通的联系,相对而言就算成“软建设”了。为此,各个师、团都成立了架线连队,东西纵贯,南北交织,铺开了拉电网和通讯网的施工。特别是这一举措,深入到亘古荒凉的戈壁滩和一望无尽的乌兰布和沙漠,把人类文明的新成果,移植到了一片片死寂的土地之上。它让分散在沙漠深处的各个连队,很快就走出了初来时一片荒凉与黑暗的世界,感受到了一种祖国大家庭中的心理慰藉。那一排排站立在沙漠戈壁上的电线杆子,就像守望的“哨兵”。电线所传导的不仅仅是电流,还有与外界的信息交流。按一位兵团战士的话说:“那是我们的心通向祖国北京,通向毛主席的一根热血的脐带。”“这是一条光明的鼓舞链条,让人们的心有了创造一切的力量。”与电网同时开始的,就是开荒地,挖大渠,修道路,植树造林,建设厂房,一切都是从零开始,一切都紧密联系在一起。开拓者们在这里战天斗地,抛洒汗水,那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劳动,也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一师的军转干部苑凌汗,后来用《一曲与天地斗的壮歌》为标题,回忆了当年落脚黄河岸边时的情景。“下了火车,我们面对的是一片荒无人烟的丘陵沙漠,除了几座帐篷外,几乎什么也没有。这里整日整夜地刮着大风,黄河怒吼的声音远远地震动着我们的耳膜,我怀疑在这里是否能搞建设项目。兵团的生活就这样开始了,在‘先生产,后生活,边生产,边生活’的口号下,我连承担起最艰巨的投资400多万的元大型黄河扬水工程的建设任务。这项工程将使茫茫沙丘变成粮食生产基地,解决开荒后的农业用水问题。1971年12月,扬水工程开始了,在施工一线,无论战士,无论知青,都不怕累不怕苦,昼夜工作,轮流上岗。在劳动的大军中,有近一半是二十几岁的女青年。昔日白净的脸,被太阳晒黑了,文弱纤细的身躯担起了同男同志一样的重担……我们的战士啊,不知道什么是苦什么是累,他们也不知道什么是困难险阻。他们的意志和精神是能征服一切的。”

三年之后,扬水工程建设终于完成了,连队的一排排宿舍区,以及自来水供水系统,也都建了起来。在沙漠戈壁滩上开垦出一块块农田,战士们种上了各种农作物,和一排排树木。

当时的基本建设计划,包括了工、农、牧、林、水利建设和行政生活用房、交通通讯设施、文教卫生事业开发等项目内容。钱从哪来?一则是国家的投资,这是主体;二则自治区自筹的一部分投资;三是北京军区的支援;四是从知识青年安置费用中调拨一部分。这样庞大的组织后盾,让整个河套都动起来了。原二十一团团长安新光回忆说:“当时地方上穷得啥也没有,兵团来了之后,各种设施和机械源源不断,那全都是国家的投资。”“三师的师部设在临河县城内。当时的临河县城就是现在老城区的那一条街,从东门到火车站之间,一条土路,两旁全都是麦田。”“现在的临河糖厂、地毯厂、二医院、农管中小学、农管电影院等好多的地方都是三师建的。二十一团所在的临河农场,知青们来了以后,人口增加几倍还多。”“基建连盖房,瓦工、抹灰工、木工好多都是河北来的民工。开始知识青年当壮工或小工,但很快就自己会盖房了。盖好的房子到现在都还在用着。”

慈溪籍兵团战士在网上回忆:“那时我们先后参加了一团(后称为乌兰布和农场)的大闸、大闸一队、七间房、窑洞等无人地区的开发建设。初到无人地区,生活是极其艰苦的,住的是匆匆忙忙用干枯树枝和泥浆涂抹搭起来的高不足一米的三角窝棚,吃的是玉米面、白薯面窝头和土豆,喝的是盐碱泥浆水;‘小咬’、蚊子和牛虻围绕着人满天飞舞,声音似雷声。在夏日高温烈日下和冬季严寒厉风中,在空旷的沙地里,从睡大地,挑大渠,脱土坯开始,忍受了极度劳累和营养不足,在‘守卫祖国北大门’的高涨士气鼓舞下,克服了重重困难,在很短的时间内,战天斗地,靠自己的双手,盖起了一排排平房,挖出了一条条水渠,移走了一座座沙丘,植下了一片片树林,建成了一块块农田,垣古荒原上从此有了人烟。”

兵团建立的时候,巴彦淖尔盟全盟财政收入主要靠农业和一些低附加值的传统手工业维持着,经济发展缓慢。生产建设兵团一、二、三师大面积铺开的摊子,一下子提升了河套地区的工农业发展速度,更这把一片热土和北京、天津、上海等发达地区联系了起来。在农业上,兵团所占据的地方,除了原农场所留下的现成田亩之外,更多是沙漠和荒滩盐碱地。按照当时的计划,“1970年,全区生产建设兵团农田水利建设投资567.65万,增加灌溉面积7万亩;农业开荒1695.37万亩。”这些投资和计划,在东部的牧区和高原区是无法实施的,所以多数都投入在河套地区的三个师。

附录:巴盟三个师所辖兵团工厂情况

1、180电厂,团级厂,位于巴盟乌拉特前旗乌拉山下,设计能力为年发电5万千瓦,全厂员工1211人。电厂从1971年开始兴建,内蒙古多家建设和安装公司参与。1973年土建施工和设备安装进入收尾阶段。1974年建成发电,是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周期长、跨 年工程大的难点工业项目之一。

2、化肥厂,团级厂,位于巴盟乌拉特前旗乌拉山下,设计能力为年产合成氨6万吨,硝酸氨13万吨,全厂职工2240人。该厂从1970年开始兴建,1973年一月底,土建工程基本完成,设备安装29%,部分车间投入生产。1974年,全厂建成试产、投产,同样属兵团建设周期长、跨年工程大的一个难点工业项目。

3、一师下属四个营级工厂,有员工822人,全部建在磴口县的巴彦高勒镇。包括:(1)糖厂,设计能力为日处理甜菜200吨。(2)修配厂,年修理机械150台。(3)地毯厂,设计能力为年产地毯1200平方米。(4)水泵厂,设计能力为年产水泵1500台,1973年动工,七四年建成,在当时被视为建设速度快,质量好的工业单位。

4、二师十三团是个工业团,下属营级工厂九个,员工3896人。设在巴彦淖尔范围内的有两家,(1)浆粕厂,位于乌拉特前旗,日处理芦苇七吨。(2)被服厂,位于乌拉特前旗乌拉山下,七零年建成,设计能力为年产十万套件服装。其它八家设在包头市西,分别为无线电厂、农药厂、阀门厂、修配厂、化工厂、风机厂、造纸厂、采石厂。此外,二师十四建有连级元钉厂;十五团建有连级灯泡厂;十七团建有连级的凡士林厂、糖厂、云母矿;十八团建有连级针织厂;六十二团建有连级锰矿。

5、三师下属团级工厂一个,营级工厂两个,有员工986人,全部设在巴彦淖尔临河县。(1)糖厂,团级厂,1973年建成,设计能力为日处理甜菜500吨。(2)修配厂,营级厂,负责三师的机械维修。(3)地毯厂,营级厂,设计能力为年产地毯1200平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794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050评论 3 3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587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861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901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898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832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617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077评论 1 30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349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483评论 1 34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199评论 5 34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824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4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632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474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393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王 玮 岁月如歌弹指过,光阴似水不再来。夜色已深,窗前那一缕缕的风,带着白天的余...
    珺玮阅读 1,070评论 1 6
  • 岁月如歌弹指过,光阴似水不再来。夜色已深,窗前那一缕缕的风,带着白天的余热,轻轻的吹过,吹起...
    珺玮阅读 1,931评论 1 7
  • 明月清疯 凌晨十二点五分,随着一声划破天际的啼哭,一个柔弱又坚强的小生命,诞生在半是戈壁半是草原的小城,从此,一扇...
    明月清疯阅读 281评论 1 3
  • 见过大海的秋天, 望过田野的秋天, 眺过森林的秋天, 却从没见过草原的秋天。 都说草原的秋天是奇丽的,一阵秋风吹过...
    芳草远行阅读 1,127评论 0 0
  • 《千里买电视》 1972年文革进入下半场,岳父家早早得到落实政策,银行退還的存款不少,分到妻的名下還有几万元现金。...
    笑对人生_文集阅读 25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