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不知道上一次读完一本书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总是决心下定后又被自己一次又一次耽误。这次到新的部门工作,正式从业务一线转型培训工作。工作后马上就被领导要求养成每天中午阅读的习惯,前后花了近半个月的时间才读完,惭愧之至。但是,现在细细想来还是很庆幸能够有幸接触这本书,让我对于培训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业务一线即将10年时间,从刚开始的信贷员,到外派后成为信贷部门主管,再是业务部门老总,再是筹建新支行后担任支行行长。在部门开展业务过程中离不开培训,我一直认为只要将自己在业务开展中的营销技巧,风控能力,客户维护等交给员工就是一种培训,且日积月累后总能出效果。可是,我错了,原来我对于培训知之甚少。下面就此书分享几点收获:
首先培训必将是“上接战略,下接绩效”的,对上应该是符合企业战略转型需要的,是企业变革的助推器。在人力成本越来越高的未来,企业只有通过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人员能力快速适应变革的要求才能适应变化越来越快,客户要求越来越苛刻,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环境。另外,书中提到培训的目的就是解决业务问题,提升业绩,这是企业股东想要得到的最终结果,如果培训无法提升业绩,老板就不愿为其买单,而企业大学本身的运行无法盈利,其运行所需要的资金全依靠总公司的业务盈利。
书中介绍了“建构主义”,让我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建构主义认为,老师没办法控制学生成为什么样,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意识和价值观,老师在课堂上能做的只是给学生信息,场景,学生结合自己以往的经验和知识对信息和场景进行意义建构,从而形成新的认知。学员是学习的主体,知识是学员主动建构的结果,课堂上老师要营造一个方便学院建构的氛围和环境。联想到目前的高校教育,都是砌墙主张,在老师看来,每块砖都给学生了,学生通过努力就能够砌成一面墙。但是,事实上,大量的学生并不具备合格的劳动力。建构主义与认知主义最大的区别是:认知主义把人们当成被动的接受者,研究大脑机能的目的是往大脑里装东西。而建构主义认为大脑会根据已有的经验痕迹对信息再加工,建构出一个构图,经验痕迹因人而异,建构的结果也各不相同。所以,通过一个人将空杯心态就判断他不懂教育是对的,空杯确实做不到也不应该做到。
五星教学思想,把教学过程分为五大过程。一,聚焦问题。2,激活旧知。3,论证新知。4,应用新知。5,融会贯通。五星教学法是贯彻建构主义教学思想最好的手段。另外,书中重点讲了行动学习的概念和步骤,分为五个步骤。分别是1,澄清问题。2,分析问题。3,归纳问题。4,形成方案。5,行动计划。书中提到了催化师的角色,是行动学习的核心角色,负责行动学习的设计和过程把握,懂得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流程来解决问题。看完这一章节之后,让我迫不及待地想去成为一个催化师。
第一次学习培训方面的书籍,通过这本书的学习让我对于培训产生兴趣,并且对于书中作者对于培训的态度也很有体会。但是读完之后还是感觉对于书中的很多细微方面没办法马上消化,需要在今后的实践过程中加深体会。我想,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