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二题
(一) 江南的水
(苏州——吴江——黎里,运河伴我同行)
到江南,不可不看水;写江南,不可不写水。水乡江南,兜、荡、漾、潭、湾、河、湖星罗棋布,每一泊水皆独具特色,皆有可写之处,可毕竟执笔挥墨的精力有限,只有写写几天来给我印象最深的水,于是就想起了从苏州至吴江再至黎里一路伴我而行的运河。
提起运河,可谓妇孺皆知,这条纵贯中国南北的古老水道,虽然出自暴君的享乐欲念,但凝聚着成千上万古代劳动人民血汗与智慧。千百年来,这条举世闻名的人工河,穿越时空,融汇南北水系,沟通南北经济,滚滚之水,终于流出了自己的风格。
走在运河身边,我思绪万千。
运河是一部厚重的史书,默默的流淌着自隋唐以来中华大地的沧桑变迁;在中国,没有任何一条河流像它一样纵贯华夏华夏南北的大部,它川流不息,记载了盛世欢歌,战乱狼藉,偏安一隅的耻辱,外族铁骑的凶悍;它如同一位不辞辛劳的史家信使,始终传递着南北信息:上至京都要是,下至百姓俚俗,北方严整的政治气氛,南方精明的商贾交流,它见证着帝王贵胄的骄奢淫逸,它漂流着落第书生的愁怨悲思,它记录着文人雅士的风流倜傥......历史因运河而灿烂,运河因历史而升华。
走在运河的身边,我思绪万千。
运河是一道风景,别说运河两岸的旖旎风光,单是千百年来汩汩不绝的流水,就滋润出了独特的运河文化。运河流域的文化是丰富的,是一种人文文化与自然文化相结合的典范,它把不同地区的民俗风情传递着、融合着,形成了一条北方文化中渗透着江南的婉约细嫩,江南文化中勾兑着北方的豪放粗犷,古朴中印记着现代,现代中印记着古朴的运河文化带。这条亦拙亦巧、亦古亦今、亦朴亦华的文化独存,如一缕风情万千的彩绸,从古至今无尽地演绎着区域文化的迷人景致。
走在运河的身边,我思绪万千。
运河是一条商道,这条横贯南北的人工河,将北方的历史名城,南方的商贾名镇串联一体,一艘艘驳船,南来北往地托运丰饶的物产, 成了南北物资交流的大动脉。多少商人在它的福荫下成为巨贾,多少小镇在它的呵护下成为名城,眼前的河面上仍有艘艘驳船在轰鸣着南下北上。虽然,今天的运河交通航运已不复昔日盛景,但沿河那些驳岸、码头、船坞、桥梁、民居、仓库,无一不在印证着它昔日的繁华。
运河还在静静地流淌,讲述着那些凝聚了千年的文化、古老的曾经、悠久的传说,今天,人们又重新开启了大运河尘封千年的记忆,试图再次走进它的历史,并让它演绎出古老文明和现代智慧的激情碰撞。
千年运河,千年故事;
千年运河,千年商道;
千年运河,千年风韵。
(二)江南的城
江南的城大多舒心写意,不同与北方的城严整方正,性格的原因,我更爱江南的城。
江南的城,古朴、精致、小巧、洁净、典雅、写意,苏州、吴江、黎里均体现了这一特色。
就以姑苏古城来说事吧!
姑苏是古朴的,因其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丰厚的历史积淀。苏州的成名古迹就有三十余处,你看那一处处青砖小瓦围墙、古朴高悬的街灯,就连那街道两旁的护栏、宾馆内的回廊都透着古色古香的气息,无时无处不向你暗示并传递着姑苏的千年古韵。
姑苏是精致的,其建筑无一处不用心,雕刻无一处不精细,硬是把现代都市的磅礴大气隐藏于一份纤细婉约之中。不信你就细访一下姑苏的园林,品味一下那里的假山荷池、亭台轩榭、雕栏画栋,无不体现“精”字。那些独具古韵的园林,极具现代气息的楼堂馆舍,均在精细小巧中流露出属于自己的精神,力求小中见大,城中有丘壑。
姑苏是洁净典雅的,这是江南小城的气质。如同一位质朴玲珑的村姑,淡然的流淌着静洁、简约、雅致的风韵。 看看它的街道吧,可谓不染纤尘;看看它的建筑吧,其色,主青白,绝少大红大紫之俗艳;其型,玲珑多变,绝少厚重、方正、严整之嫌,那一抹抹黛瓦白墙、一勾勾廊檐飞椽,一弯弯小桥流水,时时氤氲着朦胧的素雅。
姑苏是写意的,就拿园林来说吧,拙政园、网师园、怡园......或居之于闹市、或处之于偏隅、或倚山而治、或临水而搭,展示的是随心惬意、不拘一格的恣意。这种随性的故意的城建规划理念,使整个姑苏城宛如一幅大气的水墨画,淋漓尽致地挥洒着烟雨江南的自然与人文气息。
江南的城,可赏、可玩、可居;
爱江南,更爱江南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