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曾说:“上海是张爱玲的,而北京是林海音的。”
《城南旧事》,是作者林海音孩时来到北京城南度过的二十多年时光,现已人到中年,依然浮现点点滴滴。
书中记录英子童年的经历,秀贞与小桂子、兰姨娘、父亲的花等。
她从一个懵懂的孩子,慢慢学会了承受、成全,最终独立面对人生。
生命中所有的成长,都是在失去中完成的。
正如书中所写:“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每一次失去,都是成长的必修课,而我们终将在这堂课中学会告别、学会珍惜、学会坚强。
1.学会在失去中前行
惠安馆里的秀贞,因失去爱人和孩子,跌入了疯癫的深渊。
她手中未完成的衣服、口中念叨的“小桂子”,男友的一去不复返,让她只能行尸走肉地生活,却无法跨出那一步。
当英子发现伙伴妞儿就是秀贞失散多年的女儿时,她做出了一个勇敢的决定:带妞儿去见秀贞。这一幕母女重逢的场景,既温暖又令人心酸。
然而,英子很快尝到“失而复得”后的残酷——秀贞带着妞儿匆匆离开了。
她们的背影渐行渐远,英子站在胡同口,喊着她们的名字,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她们消失在夜色中。
贝多芬少年成名,音乐才华享誉欧洲,但命运却让他27岁时逐渐失去听力。
对于音乐家而言,这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他一度陷入绝望,甚至写信表达痛苦:“我的艺术梦想正在消失。”
然而,他并未屈服。他通过木棒连接钢琴,用震动“听”音符,用内心捕捉旋律。完全失聪后,他依然创作出不朽的《第九交响曲》。
1824年,《第九交响曲》首演时,全场掌声雷动,而贝多芬却听不见。
有人轻拍他的肩膀,他才知道自己赢了。他曾说:“失去听力让我听见了内心的旋律。”命运虽残酷,却成就了他的音乐传奇。
正如泰戈尔所言:“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阳而流泪,那么你也将失去群星。”
成长的第一课,是接受离别的常态。那些深爱的人和事,在失去的那一刻,便永远留在了心里。
2.放手比成全更难
兰姨娘,一个从施家出来的姨太太,美丽而活泼的女人。
她的到来,给英子的家庭带来了微妙的变化——父亲对兰姨娘的关心,母亲的醋意,还有英子内心的不安。
一次偶然,英子看到父亲握着兰姨娘的手,说:“你这是朱砂手,可有福气呢!”这句话让年幼的她感到困惑与不安。
于是,英子设计了一场“撮合”。她故意在兰姨娘面前夸隔壁的德先叔,又在德先叔面前夸兰姨娘聪慧能干。
最终,兰姨娘与德先叔走到了一起。欢送宴上,父亲举杯祝福,却掩饰不住内心的失落。
兰姨娘离开的那一天,英子既想哭又想笑。她促成了一段美好的姻缘,却也亲眼见证了父亲对感情的放手。
邓丽君与保罗初识于一场宴会,保罗风度翩翩,邓丽君温婉动人,两人一见如故,很快相恋。
保罗爱她的歌声,也爱她舞台下的真挚与温柔,而邓丽君亦感受到他带来的安全感与陪伴。
恋爱期间,保罗常陪她出席演出,站在幕后默默守护。然而,命运却悄然为他们设下阻碍。
保罗的家族背景显赫,父母始终无法接受邓丽君的演艺身份,认为她不适合成为家族一员。与此同时,邓丽君的音乐事业蒸蒸日上,巡演日程繁忙,聚少离多的生活让两人疲惫不堪。
一次深夜的谈话中,保罗眼中满是挣扎:“如果爱你会让你受伤,我宁愿放开手。”邓丽君泪流满面,点头答应,两人最终忍痛分手。
多年后,保罗在采访中坦言:“我爱她,但放手是对她最好的成全。”而邓丽君将这段深情融入《我只在乎你》,用歌声诉说无尽的思念与遗憾。
正如林清玄所说:“失去是一种境界,懂得失去,才会拥有。”
失去不一定是遗憾,有时放手,反而是一种成全。
3.失去依靠的那一刻,成长悄然而至
时光流转,英子从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成长为一个懂事的大女孩。小学毕业典礼那一天,父亲却因病未能出席。
父亲是英子小时候的依靠。她生病时,他会整夜抱着她睡;她成绩进步时,他会由衷为她高兴。
然而,病床上的父亲已经虚弱到无法陪伴她走过这一重要时刻。
毕业典礼前一天,父亲对英子说:“无论多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这句话成为了英子面对未来的动力。
毕业典礼当天,英子戴着父亲栽种的夹竹桃,走上了领奖台。然而,典礼结束后,母亲的电话让所有的希望化为乌有——父亲走了。
当英子走过院子,看着垂落的夹竹桃,她默念:“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乔布斯从出生起便与“失去”结缘。被亲生父母抛弃后,他由养父母抚养长大。
童年时,他曾哭着问养母:“为什么他们不要我?”养母紧紧抱住他说:“因为我们选择了你,你是特别的。”
17岁时,乔布斯进入大学,但因家境困难不得不辍学。他靠捡瓶子换零钱、蹭教室地板睡觉度日。
生活的困顿让他迷茫,但一次偶然旁听书法课,优雅的字体让他明白,失去并不是终点,而是另一种开始。
后来,他在车库创立苹果公司,经历失败、打击,甚至被逐出公司,但从未放弃。
多年后,他说:“失去教会我独立,而独立让我走得更远。”乔布斯用一生证明,失去是最好的老师。
正如作家曹又方所说:“所谓成长,就是去接受任何在生命中发生的状况,即使是不幸的,不好的,也要去面对它,解决它,使伤害减至最低。”
父亲的离去,是英子真正的成长时刻。
她第一次明白,生活不会永远有人为你遮风挡雨,总有一天,独自面对风雨。
写在最后
人生如逆旅,我们每个人都曾是台上落泪的英子。
一边渴望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成年人,却又害怕独自面对这个复杂的世界。
失去,让我们学会告别,学会成全,也学会独立。所有的失去,最终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正如《城南旧事》电影插曲里唱的: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人生就是一场不断失去,又不断得到的旅程。在失去中珍藏记忆,在失去中学会成长,这才是生命的意义所在。
所以,别害怕失去,它是成长的代价,也是生命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