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相比于柏林电影节,戛纳电影节在自己的题材选择上更加重视艺术本身的价值,而不会过多强调作品所赋予或者被赋予的当下的政治环境之中的意涵。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去年的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影片《海上火焰》就是一部毫不掩饰政治观点的伪纪录片性质的欧洲难民题材电影。这毕竟也和柏林电影节当年设立之初就处于冷战对峙的大环境下不无关系。
多年来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影片的口味主要取决于那一届特定评委会委员的口味爱好,所以历年来,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影片的整体艺术水平虽然的确顶尖,但难免参差不齐。而去年的戛纳金棕榈影片,即这部《我是布莱克》则在当时彻头彻尾地让观众和影评人们惊掉了下巴。
这部电影描写了英国一位再普通不过的木匠,因为心脏病和生活拮据,第一次需要申请领取社会救济。而且即便身体条件已经不允许,但他仍然想要继续工作。
这是一部当下英国社会图景的真实映照,一个小小的剖面,观众可以看到:挣扎沉沦的中产阶级、复杂繁冗的官僚体系、不断沉沦的社区生活、团结却无力的个人反抗。
这部电影透过这样一个小小的剖面,相当隐晦而且低调地展示了整体欧美社会政治风向右转的原因。
无论是英国脱欧还是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都有很多像影片主角这样不断沉沦却一心仍要努力的曾经的中产阶级社会主力,他们可能无力在当下社会运动的波澜中发出自己的声音,但却是每一个社会中曾经繁荣发展的主力。
戛纳电影节以这么一种方式论及当下的政治议题,可以说是明显,也可以说是隐晦。
但不管意见如何不同,持不同政治观点的观众都会同意:这部影片的确以虚构的方式展现了一个存在于当下的真实的英国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