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的影响力
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有子长得像孔子,所以孔子死后,孔门弟子一度“相与共立为师,师之如夫子时也”。在《论语》中,对孔子的弟子一般都称字,唯独对有若和曾参特称为“子”,因此有人认为《论语》可能是由他们两人的弟子所编集的。
这段话有子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作总结这样来层层推论。
他先说出一个常人大多都认同的事实:“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又喜好冒犯领导,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大家认同吗?
认同,好!然后进一步摆事实:“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不喜欢触犯领导,而喜好造反,这样的人历史上是不曾有过的吧?
然后,再讲一个常人普遍认同的观点:“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君子专心致力于事务的根本,根本建立起来了,仁道也就由此而生了。
最后,把事实和观点两相结合,得出结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应该就是仁道的根本了吧?
简单来说,从小就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人,恭敬仁爱,很好处理家庭成员的关系,这种人是干不出犯上作乱之事的。他的父母如此,他也是如此。也就是说一个人在家庭中的表现就能够体现他在外的处事方式。
可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之大。一般我们想要了解一个问题孩子,我们一般会先去了解他的家庭。
比如家庭中父母关系不和,经常吵架;父母忙于工作,亲子关系疏离;父母的管教方式不当,或简单粗暴,或溺爱过分,或放任自流;家庭内部存在暴力倾向,父母染有恶习或有违法犯罪行为,子女耳濡目染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家庭的经济水准低于一般家庭,但家长又不适当地满足子女的非分消费需求,间接地诱发了同学间的暴力索取等等。
而这些会导致亲子关系紧张,造成某种人格缺陷,从而成为社会负担,会影响性格的形成,会影响思维方式。
家庭因素对孩子成长非常重要,而这一点,很多为人父母者并没有意识到。而这,可能会一代一代的循环。
所以我们在家庭成员中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一个好父亲好母亲,好丈夫好妻子。你是一面镜子,不要想着改变别人,先做好自己,你若正向,家庭成员自然会被影响吸引,希望孩子放下手机,你是否机不离手?希望孩子爱看书,首先你得捧起书本,这是最近深刻领会到的,这几年总是给孩子各种挑书买书,我最该给自己挑书买书,作为妈妈我才是更需要成长的那个。只有父母不断成长,才会带动孩子的不断成长,才有可能为国家为社会发挥他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