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吕是一位军事爱好者,人到中年事业发展到瓶颈之后,他最大的爱好,变成了吃过晚饭之后,躺在沙发上,用平板电脑看电视剧。平板电脑是儿子参加工作之后,用工资给他买的礼物。一开始他还觉得,这东西就是小孩的玩具,看电视还得在大屏幕上看,多带劲。不过自从体会了平板电脑最大的优势——便捷性——之后,再加上和儿子共享视频网站的会员账号,连广告的烦恼都抹去了,搬新家时一咬牙买的那台大屏幕电视,反倒愈发地碍眼了。
自打“要看什么”的主动权,从电视台移交到自己手上之后,老吕对电视剧的质量也肉眼可见地挑剔了起来。很不巧最近的电视剧如拜登上飞机——一部不如一部,军事题材电视剧更是治疗低血压的良药——“XX的,电视剧怎么成了这个样子!”“最近的年轻演员,根本没有演技!”“这群军事小白聚在一起,怎能拍好电视剧!”
老吕作为一名观众姥爷,或许并不清楚如何拍出一部好的电视剧,但有着几十年观众姥爷经验的他,还是能够判断出,一部电视剧究竟好不好看。外行姑且如此,那么相关的从业者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近日,著名编剧汪海林在其个人微博上,发表了针对影视行业的言论,表示:“时至今日,放眼望去,我们的行业已经成了马桶加工业,都成生产线了!”——若是套用“范大将军锐评国足”的场景,其对行业的恨其不争可见一斑。
那么,谁要为这种现状负责呢?
首先是影片投资方。
大众印象中的投资方:拍一部好剧的资金没有,拿来赚钱的资金有,而且很多。
这究竟是不是刻板印象我不敢说,但投资就是为了收益这点,应该没人反对。我们姑且用理性经济人假设来分析,假如拍一部好剧能够挣到钱,甚至是大钱,那投资方应该会加大力度才对,再说了叫好又叫座的影视作品也不是没有。但反过来说,投资方没有投钱拍好剧,貌似可以说明,这种投资行为风险大,不如投拍某些品类的作品来钱快、来钱多。
越是厉害的投资人,其眼光看得更宽也看得更远。我们或许觉得投资一部烂片,就是拿钱打水漂听个响,但在投资人看来,拍剧或许只是其布局的一小步,是为了捧红一个新人、带动一个地方的旅游,为的是赚钱、赚大钱、长期赚大钱。
其次是影片创作团队。
我在学习西方美术发展史时,学到了一个观点,从绘画作品买方的变化,来审视绘画艺术的发展。例如著名的文艺复兴三杰,他们的艺术作品几乎都不是出自于个人的创作欲望,而是来自甲方爸爸的定制,今天主教定制一幅壁画啦,明天领主要给舅老爷定制肖像画啦,其作品本质上更倾向于“商品”或者“工艺品”,只是凭借创作者高超的技艺,才升格为“艺术品”。
回到今天的主题,一个影视创作团队在创作一部影片时,他们究竟是作为工匠在创作商品,还是作为艺术家在打造艺术品,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团队中某一个人说的算。如前文所述,投资方有着绝对的话语权,他们可以将偶像冠名为演员,可以决定某个角色的生与死,可以让纯爷们男主打架前必须喝一罐旺仔牛奶。
是不是说,那些对这个行业抱有热情与期盼的人,就只能终生不得志呢?
我曾见过一些世界知名导演、编剧的采访,他们表示,自己在刚入行的时候,都是一种“打工人”的心态,乖乖替投资方创作挣快钱的商业片。在自己不断积累了经验技术人脉名气之后,才逐渐掌握话语权,拍自己真正想拍的片子。
最后是影片的观众。
这是一个生产大于消费的时代,一个人就算把每天24小时都用来看片,搞不好花一辈子也没办法完成“看完世界上所有的影片”的成就。
也就是说,每个观众的时间、金钱、精力都是有限的,投资方要想投资挣钱的片子,就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研究细分市场,把握市场需求,在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的摆弄下,资本自然而然地就会选择潜在用户基数大、核心需求易满足、掏钱爽快(划掉)消费能力强的群体。那么这个群体的画像是怎样的,他们想要的是怎样的影片,就不言而喻了。
现状或许不够好,但在这个行业中,也不乏浑身充满了干劲,想要改变现状的行动者。
比如刘德华以投资人的身份,发起的“亚洲新星导计划”旨在挖掘、培养和支持热爱电影事业的年轻新人,如导演宁浩就是该计划的受益者,其作品《疯狂的石头》一炮而红,票房大卖获奖满满,似乎也足以证明“好剧”也是有生存和成长的空间。
作为一名普通的观众,对行业也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力量,甚至说是决定性力量也不为过。我们或许没有能力去做导演、编剧、演员,但每当有一部优秀的作品上映时,购买一张电影票、向身边的人转发推荐、持续关注那些优秀的创作者,必定能够凝聚成一股巨大的力量,推动影视行业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