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女儿放学回来,打了一个视频过来,说了一会就委屈地说不出话来,然后就直接发信息过来。是这么一件事,女儿在晚自习的时候讲了话,与另一个同学被班主任叫去训话,然后今天上课要在教室后面罚站,晚上晚修的时候还要找出另外两个上课讲话的人来。女儿跟我吐槽——主要是很多人讲话,然后她其实也很小声。
在我的印象中,女儿的这个班主任挺理解孩子的,但是今天这个事情似乎有点小题大做了。当然,不是说孩子上课讲话就对,就是处理的方式,比如确实讲话影响到他人了,罚站没问题,但是让他们再找出两个讲话的学生,这不是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举报吗?好在女儿周五的晚修都是请假的,她跟老师说明一下,也就不了了之了。
女儿跟我吐槽完,我表示理解,并没有责怪她。我们开会都会窃窃私语呢,为什么学生自习讲讲悄悄话就上纲上线了呢?
我问她:“要我帮忙做点什么吗?”她说:“不用不用,罚个站也没什么。”
我说:“那行,需要我帮忙就说。”言下之意,确实觉得在教室后面罚站尴尬就请个假,我是可以出面的,嘿嘿。
下午,接到女儿,我说:“走,我们一家人吃塔斯汀去,‘安慰’一下你受伤的心灵。”女儿开心地呼叫起来。
孩子被罚,我还请她吃塔斯汀,是不是我太纵容她了?
我认为不是,我是用这种方式告诉她,首先,家是一个港湾,是能接受她的一切;其次,被惩罚,不一定是因为自己的错,有时候也会被错误地惩罚,不管怎样,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要内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