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早得我都不能回忆具体在什么年岁,就听过林徽因。知道她不是因为她的文章、诗句,更不是她在建筑上的成就,而是因为她与那些才子们的纠缠,因此对她多少有些想当然的不好的印象,当然也不是很多。
后来很长一段日子里是没生出一点想要去了解她的想法,她不似张爱玲一般的张扬,就像夜空里的烟花,哪怕只看到一瞬,也叫人一直心痒痒,恨不得探个究竟。我没有读过张爱玲的任何文章,但一张穿着旧旗袍张扬的抬着头的照片,就勾住了我的心,让我一直想要去看看她的文字,想知道到底多华丽的文字才配让这样一个人写出来,但因为各种原因总是不能如愿。而林徽因就像雪天里的梅,虽然也是艳丽的,却多了一分孤清的平和,也让人喜欢,却勾不起人们心中的火热。
看到林的文集是巧合,至于如何的巧合确却是不值得道的。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见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虽然不理解其意,但美的令人心暖,似乎也不需要去理解,只需要纯粹的欣赏,它就可以美的令人心悸。读了这一句好像突然读懂了林徽因,她不是梅,而是不染凡尘的白莲。无论岁月怎样的变迁,无论沧海是否化作桑田,她永远活在人间四月,永远只是一朵纯洁的白莲。不曾叹年年岁岁人相似,岁岁年年花不同,她只是静静的开着,不会因为谁而娇艳,也不会因为谁而枯萎,她只是默默的守着自己的四月,不论几经轮回都不染一丝凡尘,只开在人间四月天。
在最曼妙的年华,她与他相遇,她纯粹美好,他儒雅俊美,即便不是诗人也会相爱,更何况他们是诗人,诗人本就比别人多些情感的。他们相爱,最自然不过。尽管爱情美得如诗如梦,可她们的结局却不是白首同心。她离开了,嫁给父母之命的良人,在那个嫁娶了父母之命的人就是莫大羞耻的年代,作为最摩登的新兴女性,她竟然听从了父母之命,多少都让人有些掉下巴的感觉。想来她的亲友初听到也是不信的,或许也会觉得情理之中,因为她的亲友才是真正理解她的人。后来的人多半认为她看透了徐志摩,也许她是他的最爱,却不可能是他唯一的爱。徐志摩果然不负众望地成了负心人,也可以说在他和林相爱的时候他就是一个负心人,只是那是一个把将父母之命的妻子离弃当作新思想的年代,他负心的让所有人都觉得理所当然罢了。当然,这所有人也包括林。没有得到林的徐志摩过不多久就迷上了陆小曼,或许没有爱林一样爱陆,或许比爱林更爱陆,谁又说的清呢,反正诗人最不缺的就是情。世人多半会赞一句林有远见,但我却认为即使徐是一个一生一世一心人的良人,林也会离开,就如同徐志摩所说,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再别康桥》与其说是对这段恋情的祭奠,倒不如说是林徐二人爱情的箴言,只不过时间上有些许错乱。
金岳霖就是那种只存在小说话本里的良人,默默地爱了林徽因一生,终身未娶。这连梁思成这个做丈夫都未做到。金岳霖站在一个尴尬的位置,守候一生,寂寞一生,缄默一生,林徽因终其一生都只是梁太太。有人说林徽因自始至终都未对金岳霖动心,我却觉得她肯定动过心的,女人是容易感动的,这样优秀爱了自己一生的男人,任何女人都做不到把感情稳稳的控制在友情的位置,林徽因是一个女人更是一个才女,所有有才的人都有一个通病,便是多情,看到落红尚且落泪,何况这样一个追了她一生守了她一生的人。但她终究都不会成为金太太,因为她太过纯粹,纯粹的容不得人生有一丝破碎,金岳霖爱的也许就是这样,或许只是这样的林徽因,就好比人间的四月天,不会变,才能叫人一直爱下去,生出一点旁的心思。所以说,哪怕徐志摩是个一心人,他们的结局也只会是这样。
梁思成是爱林徽因的人中唯一幸福的,至少人们认为是幸福的一个。只有他得到了她,但她真的爱梁思成吗?或许是爱的,但想来比不过徐志摩初恋的心动,比不过金岳霖无私的相守。他们只是一种相濡以沫,我一直是这样认为的,她从未为林思成放弃过什么,改变过什么,照就写着文字,也不曾因为他与其他男人保持距离。而梁思成对林应该也是有些成见的,不然也不会在她走后另娶新人,毕竟她离开时,他也不再年轻。若说只是因为对新梁太太的爱,那多少是有些强辩的。
她死了,最好像这句话一样的平静。她走的安静,在安静中美丽的死去。林徽因是一个怎样的女子呢?柔软却又坚强,诗意而又真实。活得清醒而坦然,明净而清澈,不会有情感的沉溺,不会有思想的纠缠,不会让自己走向极致的边缘,也不会让自己携带粗砺的性情。仿佛永远都是那样,如四月的春风,温温婉婉,徐徐缓缓。
她和张爱玲是一个年代的两种极致,都是多情的。林是理性的,而张却是感性的,说不上喜欢谁多一点,做不到像林徽因一样的纯粹美好,也做不到张爱玲一般的张扬炙热,所以她们都是唯一。是那动荡年岁对人世的馈赠,只有那般破碎而飘零的年代,才不至于夺走林和张的灵性,才能成就那样的人儿。她们都是人间的精灵,虽然肉体已被凡尘吞没,但她们会一直活着,因为她们本不属于凡尘,没有了凡躯的束缚美得更加纯粹。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
—金岳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