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中的有效回应,不是自以为是或滞后的关心。真正有效的回应,是刚刚好。
而这种刚刚好需要不断地了解、沟通和尝试。在关系中找到一种平衡,即是让大家都觉得舒服的状态。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可以从许多小事做起。像是早晨关心地问一句:“你今天有什么安排呀?”又或者是,傍晚多问一句:“你今天过得怎么样呀?”
让你在乎的人,感受到你想去了解、去沟通。在平凡的对话中,真正地看到彼此。
在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都过得苦兮兮的,明明很努力地工作和生活,但一直高兴不起来,快乐都是别人的,与我无关。
我曾一度怀疑是不是自己运气不好,遇不到好人,碰不上好事;后来才慢慢察觉到,我的不快乐,似乎都是“自找”的。
早期父母对我的“挫折教育”,在我心里种下了一颗“不该快乐”的种子,即使长大后离开了原生家庭,我依旧相信:乐极生悲,享受快乐是不好的行为。
所以,我陷入一种矛盾分裂的状态:一边很羡慕别人能快快乐乐地活着,一边又拒绝“快乐”。每次有好事发生在我身上,我都会很不安,会有罪恶感,会想方设法“搞事情”,给自己制造一些不必要的痛苦,让生活恢复到“不快乐”的常态。
这种体验给了我熟悉的安全感,却也让我长久地沉浸在痛苦里。
挣扎了20多年,我才终于开始把“享受快乐”当成一件正事来学习。
在我身边,像我这样“不敢快乐”的人很多,我很想跟大家分享一个觉察:很多时候,幸福快乐已经出现,只是你抱着痛苦不肯撒手,腾不出手去接住快乐。享受快乐,本就是人的天性,是一件理直气壮的事,没有什么值得羞耻和胆怯的。
不要执着于“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瞎吃苦真的没什么了不起的,敢快乐才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