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艺术,向来是中国人一向以来的追求,国人自古便发展生活的艺术,也才形成饮食、陶瓷、音乐、舞蹈、绘画、建筑等等说之不尽的点滴入生活的艺术。
在古代中国文人的世界里,没有怡情的个人小世界,简直是不堪活的。而五四以来,新文体盛行,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算是用了初起的白话文,将古人的世界又重新写了一遍,且写出了他个人的韵味。
因之这天想到让初中段的学生们一起来解析、观看、遥想当下和未来的生活,让我们看看生活中都有了什么,还缺些什么,需要怎样调整,需要怎样转化,当然,方法论不是我们课堂的目标,我旨在培养一种视角,审视的、遥距的、客观的,让学生能从这视角中有所发现,有所省思,有所忖度和所得。
自然是读了一篇范文的,选的是比较展现林语堂个人思想的《与尘世结不解缘》,他便也是在这基础之上,才有的生活的艺术的感受,形成了对当下细节的种种感知,有了自我人生的定义和旨趣。
课是怎么上的呢?先让孩子们讨论一番,列出“我现在的生活”之纲要,再互相分享所列,再讨论一番,列出“我想要的生活”的纲要……(中间的讨论非常丰富精彩,话题较为广泛,要感谢学生的颇有深度,这课才能活泛起来)
这是一个小伙伴的:
另一个小伙伴的:
我现在的生活
1.写作业
2.学习使人快乐
3.上课
4.跑操
5.做黑板报
6.晚上九点半才能到家
7.没时间看课外书
8.复习
9.可恶的三节晚自习
10.时间紧迫
11.天天想放暑假
12.美术作业
13.散步就是往返学校
14.洗衣服
15.和老妈聊天
16.笔不停歇写不完的作业
17.知识点永远都记不住
18.同学们依旧悠闲地聊着游戏
19.女生脑子里只有八卦和如何与别人互怼
20.紧张、情绪不稳、烦躁、迷茫
21.对学校的不满从不间断
22.作业成吨
23.不知道天天做了什么
24.期末考试
25.中午只能写作业
26.不知道现在除了学习还能做什么
27.无心画画
28.这辈子决不再写小说了
29.脑子里杂念纷飞
30.别人全能,我手残
我想要的生活
每天能画一幅画
能有时间钻研自己喜欢的东西
自己做家务
每隔一段时间可出一次远门
每天散步
思想自由
绘画技术渐长
练字
有合心意的小伙伴
自由地阅读,而不是看教育部指定的
不会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
有一个简洁的房间
没有考试
学习不是件勉强的事
接下来是共读林语堂的文章,读后就整节课探讨到的内容来一段自由书写:
一个小伙伴的:
我的生活挺莫名其妙,经常莫名其妙给自己安排很多东西,然后莫名其妙什么也没有做,莫名其妙一天就过去了,最后再想自己怎么这么莫名其妙。
前些日子发觉生活疲乏,加上妈妈关于我身体的担心,我突然决定十点钟就去睡觉。猛然想起还有作业这么回事,又转身调闹钟,四点半,再倒头睡。第二天我费好大劲儿爬起来,写一会儿作业打一会儿瞌睡,总算写完了。渐渐我开始适应这个生物钟,终于找到了我的作息,这也是个成功的开始。在晨风下观日出,看薄荷在窗前摇曳,感第一道东风从崦嵫山千里驰过,或许是手扶龙辙的日神东君扬起的袖风,溅起星尘与霓虹,也算有了小资的浪漫主义。
在古籍阅读中我总算理解了“君子之交淡如水”。比如《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如此,可一同坐看云起时,不必多言,不是如今复杂的友谊关系,是淡淡的、清简的、却又挚深的。
可大多数时,我的友谊关系总是沉闷的,莫名的讨人喜爱并不见得是件好事:“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今年身边突然出现一些奇怪的人,思想悲观极端认定社会黑暗无比没救了的,无处不虚荣还妄想全世界都能看自己一眼就明白自己身上的故事的同情自己理解自己包容自己的……等等。对于他们,我总是感到矛盾,一会儿觉得他们很讨厌,离自己太近了,又一会儿觉得他们很可怜很心疼等。
或者我们本来就不是同一路的人,或许是我们相遇的初衷不对。我总该明白过来我也很平凡,不是普渡众生的菩萨。
总有一种美德永世流传,勤奋。人并非生来就有一双衡量的眼睛,把奖赏与好处前置,却把计划无限后置,养成习惯后叫“懒惰”,需再励。
想着过清简的日子,不急不躁,愉悦且宁静,静则慧生,不过慧是用来干什的?我想是用来生活的。
(结尾好!
全篇文章自如,笔调闲散,从用笔和遣词来说,非常不错了。不过就文中的一些观点,再斟酌下:我们渴望自己有知己,尤其青少年阶段,会特别渴望有一个知心的朋友,知己是自我的映照,也许你没有在生活中找到这种“自我的映照”,难免有点空落。这个时候有过多的朋友喜爱你,但其中的界限、分寸如何把握,是需要经体验后再调整并思索的。同学都处在青春期,可能会有一些较为敏感的类型,你身上的某种淡定、关于倾听的品质也许让你较为受大家欢迎,同学们会在你眼前演戏,有时候可以观察一下他们的剧情让你引起了怎样的起伏?关于这些个起伏,你是否有力量来掌控?
你是个有智慧的清澈的孩子,会找到自己的方法的,如你所说:慧,是用来生活的。正是如此。)
另一个小伙伴写的:
对于生活,我时常抱着一种迷茫的感觉,不管是现在还是从前。
有一段时间,我常常不知所措:这样下去行吗?以后的我能有一技之长吗?我想画画,画画未来能维持生活吗?为一些莫虚有的问题,我不安着。
现在时间太紧张了,老师强调着学习的重要性,我听得很认真。与同学的谈话中也映射着学习的重要性,成绩是我们的一切。或许在听完老师的教导之后,我会有一阵子的热血沸腾,认为学习好就是有前途;但那一股劲散去后,我又会很疑惑,难道这条路就一定对我有益吗?世界如此宽广,我为什么要被规定着走下去?
学校像是一座工厂,生产着受人欢迎的“人才”产品,也有令人嫌弃的残次品。也就如此了,若我能上一所好大学,毕业之后有一份令人艳羡的工作,这又能怎么样呢?我能够没有烦恼吗?答案是否定的。
我不知道现在的生活该如何改变,但我对它是不满意的。是的,对我来说,生活是一场斗争,它使我身心疲惫,一蹶不振。
可我看了不少文章,它们陈述的观念无一不是生活是美好的,对于他们来说,生活或许就是怡人的风景吧。他们总是有一种淡然的观念。
不过我还是想要换一种生活,因为我还是有着对新生活的向往,我是挺恬不知耻的,我可不想为了一些无意义的事消耗了我的大半青春。
(表达很通畅,观点很鲜明。
但,何事是有意义的,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哪种生活算是消耗青春,其实也很难定义,也许你到八十岁年老,重新回看青春,才能知道它是被消耗的还是被珍惜的,对吗?
再思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