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问题起源于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惑,进而产生的一些思考。
或许,任何问题的本质都是“能量问题”。
遍历一个人生命中的一天,各种你留意到的或者没留意到的生命活动(包括行动、思考、情绪、学习、娱乐、消化食物甚至是自慰)都在消耗能量。
人一天中的生命能量是有限的。(消耗完毕就需要去休息去补充)
以“天”为单位,个人怎样最大限度的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工作、学习(正向)效率。
首先是觉察到生命能量的存在,其次就是认识到生命能量的有限性,所以要在生活中少做或不做无意义的消耗大量能量的事情(我自身近期体会到的是以下几点,非常主观,只能算是抛砖引玉):
1、饮食习惯
a、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中国人普遍有午睡习惯而欧美人没有。因为中国人日常饮食会摄入大量碳水化合物(如馒头、米饭)导致饭后血糖急剧升高,后果就是饭后犯困。跟体质没关系,欧美人中午进食中餐,饭后也打瞌睡。)
b、吃饭吃7分饱(这个大家应该都有体会。因为进食过程中,胃部向大脑反馈饥饿程度信号是滞后的,也就是其实10分钟前你就已经吃饱啦,但十分钟以后大脑才收到胃部的信息,这会导致你多吃了10分钟从而“吃撑”)
所以控制饭量、少吃主食多吃菜,既能提升效率又能保持身材,很合适。
(我个人以前中午特别喜欢吃大量米饭,导致的结果是下午a饭后一定犯困,需要趴在桌子上睡一会儿b趴着睡其实不舒服,很容易导致头疼。c如果是夏天,趴着睡觉会大量出汗。简简单单一顿中午饭,至少影响两三个小时以上的工作效率...)
2、注意力习惯
对任何事物的关注,都是在消耗脑力消耗能量,把注意力放到真正有价值的事情上。
a、关闭设备(手机、PC等)上各种消息即时提醒,改为定期(如60分钟)查看、处理信息。把相对完整的时间区间留给自己工作、学习,避免全天碎片化时间,提升工作效率。
b、时刻留意自身注意力分配,注意力很容易不自觉跑偏,所以要建立 检查机制,一旦发现自己注意力跑偏,即时更正。
(李笑来老师提出的,人生三大坑:莫名其妙地凑热闹;心急火燎地随大流;操碎了别人的心肝。)
3、行为习惯
这一项非常主观
a、社交方面就我个人而言,过多与人交流是会极大消耗我的能量(我个人偏内向)(沟通消耗能量,更会调动起情绪消耗能量),所以个人倾向避免一天当中不必要的与陌生人社交行为。
b、思考方面,毋庸置疑思考是会消耗大量能量的一种个体行为。应该要正向的思考,避免思维钻牛角尖,因为从效率上来看“钻牛角尖”这种思考行为是不合算的。(举例说明:在学习一项新技能的时候,遇到一个概念原理不明确,正确的做法或许是把公示背下来,然后继续往下进行。而不是去花费一天心智能量去研究这一个概念。)
c、情绪方面,一首动听的歌曲,一部感人的影片都会把你带入到某种情绪中去。情绪波动也是会消耗能量的,更何况打动你的作品更多时候会让你陷入深深的回忆不能自拔。这不一定是坏事,但一定要提高自身觉察力,建立检查机制,偶尔放松一下ok。你一定不希望自己每天都被情绪所左右。
4、谈谈自慰
自慰其实也是一种行为习惯,单独拿出来说。
抛开“有害论”“无害论”不谈,只从“能量”方面去考虑。
a、自慰和吃饭、思考一样都会消耗个体能量。
b、自慰很爽。(很容易导致重复多次)
c、人一天中的能量是有限的。
结合以上三点,从提升学习、工作效率的目的去考虑。更要建立检查机制,时刻警惕这种 容易上瘾重复多次的 消耗能量的 行为。
写到这里,发现这种“能量”思路能够囊括太多方面。其实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留意自身的“能量”消耗,我们生活中的一举一动、方方面面都会影响到它(指能量)。有时候回到家莫名其妙的状态变差、心情不好。或许仅仅是因为下班的时候等了半天公交,还没有座位(因人而异),在回家路上消耗了更多能量。或许打车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最后再提醒一下,在日常生活中感知并重视身体的能量变化非常重要。
举个刚刚发生在我身上的主观案例:就在刚刚,冬日的下午3点左右,家里暖气开的很足,室内很干燥。连续码了三个小时字,坐姿早也走了样,我开始感觉到有点缺氧进而出现头疼前兆。马上停止继续打字,立刻去洗脸、洗鼻子,然后休息5分钟活动颈部和四肢,再次回来工作的时候重新调整好坐姿。呼吸通畅后半个小时头晕得到缓解。我个人有偏头痛的习惯,其中有一项触发条件应该是缺氧,所以当我发现自己的身体出现预警的时候立刻采取措施。
大多数时候你的身体会在变坏的一开始,给你一些小的反馈(比如连续敲了几个小时代码,你能感受到身体在说“我现在有点累了,需要休息一会儿”这种感觉)(又比如你在一个非常嘈杂的环境中,你的身体会说“我实在受不了了需要出去安静一会儿”)。重视这种感觉,并及时采取措施,不要拖延(拖延有很多种比如“等我弄完这一点就休息”)。及时采取措施就会有好的结果。
以上是我个人一点点思考,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进步,或许可以从觉察、控制自身的生命能量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