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那会,集市被取缔,搞副业被定为资本主义尾巴。没有了商品交换,经济循环链就会断。那么封闭在大队这个圈子里的老百姓生活怎么维持呢?这就需要大办集体企业,集体企业那时叫做“加工厂”。
那时候,我们学生只有放假和礼拜天才有机会去加工厂。礼拜天吃过饭,叫上几个伙伴大摇大摆就进厂了,这里永远有看不完“”西洋景”。
厂子坐南朝北,占地约50亩。从北往南建有四排房子。每排中间是厂区大路。
仿俄式(欧式)青砖砌筑的门楼,门上篆刻“ 东毋庄加工厂”,门洞两边还镶刻了毛主席诗里的两句气势磅礴的话:
“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两扇木质大门,铁皮包边铆钉固定,与大队门楼一样的威风、气派。
进入厂门,东边紧挨的就是磅房。社员想加工粮食、棉花、草料、衣服或者想烧炭想加工啥都在这里开票,然后折算成工分,年底在小队分红时预以扣除。这里也是会计和厂办之地,经常坐着一位算盘高手,干些令人羡慕的清闲活。
紧挨大门西边的是兽医站,社员家里的猪、羊、鸡如果患病,年轻兽医就会拿着粗大的针管子去打针。
队里的牲口害了病不吃不喝,也会拉到这里来灌药,大木架子中间经常绑着牲口,让人看着好生可怜。
第二排的东边,就是加工厂的核心地方,机器马达高声轰鸣,震耳欲聋。循声望去车间里安放着一排磨面机器。互相赛跑似的转个不停,师傅们倒上半成品的粮食,磨碎的颗粒就徐徐而下,上下来回倒腾,就有精细的面粉完成,盛在木盘里。想要走近探个究竟,就会被看机人严厉呵斥。
磨面机的运转是由地沟的转轴通过皮带带动,地沟上盖着木板,缝隙中透出丝丝凉风。那里可是危险境地,严禁靠近。社员送来粮食,在这里磨好面用各家的布袋装了,社员下了工自个拉回去。
二排路西有三间干净的房子,是裁缝部。只见里面二十来台缝纫机正被阿姨们踩个不停,布块转来转去,被机器的针头不停的上下缝合。
一处台案上专门有人裁剪,依据量好的尺寸在布上画道道、又剪好卷起来,写上名字。这些以红蓝绿黑灰为主色调的布块是社员从供销社买来,送到这里来做衣服。
这里过年前最忙碌,为了春节那天穿新衣,夜里经常加班。
裁缝部最喜庆的事,要数结婚的年轻人来试衣服,那时满屋子的人都会来给新人做参谋,改来改去,就是为了把新人打扮的风光一点,气派一点。
裁缝部西邻棉花加工车间,那是几间高大的房子。每逢棉花收获季节,这里就忙碌起来。晒好的棉花被各队送来,从阁楼上放入机器里面,经过碾轧花籽脱落,棉花蓬松起来,并且成了片状,整装好被送到公社的棉花站,上交国家。
这里还诞生过一个热爱集体的英雄人物。有次棉花着了火,为了抢救集体的财产,一位阿姨被火灼伤,大队和公社表彰了她的先进事迹,号召社员们向她学习。
看似平凡的岗位,也能彰显人性的光辉,每当看见车间,人们都会想起她的英勇事迹,更激励了大家的生产积极性和劳动热情。
轧花车间往西紧挨的是油坊。一间大房子,三个巨形轮子正在碾压棉花籽。轮子粗大,有力,令人望而生畏。
另一间屋子里,热气腾腾,几个赤身裸体的汉子,正在脚踩捶打。碾压好的棉花籽经过蒸笼熟化,再上铁龙压榨就出油了。榨油后的渣子,用铁环箍住,砸结实。就是麻糁,不懂那么硬的东西怎么可以喂牲口?还听说,这些干活的人吃油管够,常用一碗油泡馍吃,那么多油该有多香啊!
第三排的东边就是铁匠部,里面叮当作响。袖珍风匣拉的呼呼,炉火正红吐出火舌。
师傅快速钳出一块烧红的铁块,放在砧子上,小锤轻点,徒弟大锤很劲的砸下,一点一打,指哪打哪。
七八下之后,铁块由红变青,又被放入火堆。风匣烧火没几下,又钳出一块来,又是一顿锤打。
轻如蜻蜓点水,重似居石落下。
第三排路西是座发电机房,小房的土墙上方伸出个铁管烟筒,黑烟不停的突突而出,声音很是吓人。屋内,有个黑脸家伙正在机器旁洗脸。小水缸用皮管子连着机器,从缸里不断冒出热汽。
边洗边告诉我们: ”发电这活不差,整天有热水洗。”我们看着乌黑的机器,乌黑的墙壁,乌黑的烟气,漂着黑油花的热水,真怀疑他的黑脸会洗得干净。
三排西还有一座烧砖窑,砖已装好。正在烧窑,窑顶徐徐冒出白烟。冬天窑巷里很是暖和,可以烤馍,常有娃娃礼拜天在此玩耍不肯回家,还有的竟在这里写作业。
夏天看见过做瓦,泥糊到瓦筒上,转几个圈,就出来了两片瓦坯子。手艺娴熟,技术精湛,真是好玩。
第三排的最西是炭场,一架大马车正在卸货。听大人讲,炭是从北山拉回来的,北山有多远也不知道。但是这几匹马看上去很是精神,特别是架辕的那匹枣红马,块头更大,很像电影里解放军骑兵的坐骑。
驾车的伯伯,让人敬仰,能驾驭这么几匹烈马,真是勇敢!
最后排的东南角是“糖坊”,也就是芝麻糖的作坊。
我们村有做麦芽糖的悠久历史,不知哪辈开始,代代相传,辈辈传承。产品以香、酥、甜、脆享誉晋南。
腊月天冷正是做糖好时候,每当有学生来访,糖坊师傅都会赏些半截的糖给娃娃们品尝。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每逢二十三,社员都会分到白生生圆滚滚的糖瓜。品尝着这种越嚼越甜越嚼越粘的美味时,感觉年的脚步近了,年味更浓了。
糖坊紧挨是“粉坊”,就是制作粉条的作坊。大队秋季,大规模栽种红薯。这种产量高又好吃的粗粮,富含淀粉,冬天可以制作粉条。
先把红薯洗净用机器擦成浆体,再用带滤网的大箩几次过滤,经过沉淀晾晒就成了粉面。
粉面和水,用笊篱倒入滚烫的大锅里,捞出就是热的粉条。再经过冷冻,晒干,就是粉条了。可以常年保存食用。是过年或者红白事做菜的好食料。
干粉条经过热水浸泡就可以单独食用,那年月啥都缺乏,只是逢年过节或者红白喜事做菜或者才使用。
粉条,口感滑溜、筋道,香味突出,真是一种难得的好食物。
后排还有酒作坊,用本村产的高粱,手工打造精酿而成。
社员家里红白事,首先上桌的就是一提家酿的白酒。味道醇厚,甜香绵长。
后排的农机修理部。是各小队农机器具维修保养的场所。满屋子的螺丝零件,电焊机、电钻,台钻应有尽有。
这里还是大队唯一的30拖拉机的停歇点,拖拉机外出回来的维保全在这里完成。
听人说厂子还做过肥皂和火碱。可能这些营生没有多大的利润,不适合在农村发展,昙花一现,没有保持下来。
最南边还有一处土场,土崖下有几个同龄娃娃正用平车拉土,只见装满的土车被拉的飞快,两个人一挂车,拉的人跑出很远,推的人却追不上。
加工厂,这个农村的工业基地,在农业学大寨热潮中,就像一颗明珠,深受干部群众的宠爱。也是我们学生娃娃探索神秘世界好场所,神秘而亲切。深入脑海难子忘却。
大队除了加工厂,还有东门区的一眼机井。深二百米,口径两米,井壁全用干砖垒成,听说还是由上往下倒着干完,真是不可思议。
上水时能听见井下三级水泵交替上扬的声音,抽出的水进入渠道,灌溉着全大队的蔬菜地,也保障了全村人的吃水。
每当清水上来,在玻璃砖的渠道里欢畅的奔跑时,我们就追着看,还用手捧起来喝,清凉甘甜沁人心脾。
村南还有良种场,去玩过一次。正值收麦,场里堆满了麦子,教室里桌椅板凳俱全,不见了人影。听大人说,良种场是为选育优良品种而建,周边有专门的实验田,年轻人边劳动边学习育种知识。在当时这个“农校”很受上头重视,给与了大力支持。
大队门口的百货烟酒门市部和生产资料门市部,也是集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百姓生活与之息息相关,不可分离。
当时的村办企业轰轰烈烈,水起风生。但是它只能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要过上更好更富裕的生活,就需要更加丰富的物质基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生产力得到解放,个体经济取代了僵化的集体经济。贸易流通也打破了束缚,随着农产品增产,附加值增加,物质基础得到夯实,老百姓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