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互联网,关注硅谷堂。想获取大量运营电子书籍,关注硅谷堂(ID:guigutang)公众号,回复“书单”,即可获得。
大家好,我是节操精选的创始人陈桦。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一个我思考很久的话题,恐惧。在座各位,有多少人最近三个月觉得有害怕或担心过什么事情的?
你都怕过什么?
这是我自己和我们公司90后同事和用户们的恐惧:
不知道大家中了几个?是不是特别想摆脱这些恐惧?我觉得人是无法摆脱恐惧的。但是,我今天和大家分享几个小故事,也许能给大家带来一些不一样的角度。
意识到恐惧正是你面对恐惧的开始
暴风魔镜的CEO黄晓杰推荐过我一本书叫《学习之道》,讲的是一个传奇国际象棋的世界冠军乔希,后来跨界做到太极拳王的世界冠军,讲他是怎么学习的故事,非常有意思。
乔希去的是顶级的太极培训班,零基础,班上有一个非常强的人,大家都怕他,因为他总把人打的非常惨。乔希也是,他被这个大块头打了几个月,墙上石灰都快要掉光了,每天身上都青一块紫一块的,但还是连怎么被打倒的都不知道。
大部分人这个时候都是退缩的,因为大家想想我们都是动物,动物的本能遇到危险你会觉得恐惧然后就要自我保护就会逃避,就像远古时代你看到老虎来了一定会怕一定会跑一样。
但是乔希不是的,他把每一次失败,每一次被打倒当成是一次学习的反馈,他觉得这是个学习的过程,然后一点一点研究一点一点进步。乔希越来越强,这个大块头开始避免和他比赛。最后老师把他们安排在一起,乔希打赢了!大家猜怎么着?后来这个大块头竟然再也不敢和乔希比了。
其实我们生活里,大部分人都是类似大块头的:好不容易跑到了一个不错的位置,一旦被小白打败,就开始怀疑自我,很多人把当下的失败认为是一辈子的失败。我们都很怕失败怕丢脸怕输,但是总有些少数人能走向巅峰的,他们能控制好这些失败的恐惧,把失败当成是学习的反馈。
十年前,我来北京上中国传媒大学之前,当过最大的官就是小队长,挺文静内向,上课从来不会主动举手的那种,成绩一般。故事发生转折是在大学军训,我因为身高最高,就被教官任命为临时班长。体弱多病的我居然表现优异得了连嘉奖,好像第一次感受到自己的好胜心,军训结束后我竟然去竞选班长还当选了,后来大学我当了四年的班长拿了四年的第一名,彻底变了一个人。
回头看想想以前怕表现自己,怕别人不喜欢我,那些担心都是多余的。大家每个人可能都有这种时刻和回忆,有些事当时看起来挺可怕的,后来自己做到了,回想起来也没什么好怕的。
也许有人会说,不一定都能有这样的偶然性或运气,那怎么办?其实很多恐惧来源于担心自己不被接纳和认可,怕丢脸,但我们可以给自己塑造一个被鼓励的环境。
举个例子,我上大学之前英文很一般,大学入学考试英文我们宿舍英语好的念“大学英语三册”,我考完要从“大学英语一册”开始念,上英语课结课演讲我会紧张得一直要低头念稿子。我这个人挺懒,不爱背单词,基本背到A开头的就再也下不去了,永远在abandon附近打转。后来我听说有个师姐英文很厉害,我就去问她怎么学最简单无痛。她说你就去找老外语伴,找他们聊天。
后来我真的这么做了,发现不管我有多少单词听不懂,发音有多不标准,老外都发自内心无比真诚的说“wow, your English is so good!”(你的英文怎么这么好!)我自然越发得意,越来越自信,说得越多自然就越好,后来我成了我们学院最好的口译,给央视领导做口译,打开了很多机会,做了不少国际项目,前几个月在福布斯亚洲30位30岁以下商业领袖峰会上做英文圆桌演讲嘉宾。
仔细想想,其实并不是我当年英文真的有多好,一个老外和你说小学生水平的中文,你也会真心觉得他说的挺好的。人一旦被他人发自内心的认可,就真的不那么怕了,就自信了。我想想要是在英语角和中国人练,像我偶像包袱这么重的人,估计两三天就放弃了。所以没有条件的时候,主动给自己塑造一个被鼓励的环境,积小胜赢大胜,非常重要。这个方法可以被应用到很多领域,工作、创业、生活等等。
再和大家举一个例子,我破天荒坚持练了快一年的瑜伽,我以前是各种健身房、舞蹈班、瑜伽课都没办法让我坚持下来的人。在多人瑜伽课上,大家都能平躺抬腿在60度保持,我只能稍微抬离地面,和傻子一样。但是后来我请了上门瑜伽教练,我腿每抬高一点,她就会说,“不错呀,你好棒,有进步!”她会为你每一度的进步而喝彩。
这是一种心态的转变,你不再关注自己怎么样才能不落后那么多,而是关注自己怎么样能变得更好。受到鼓励,人自然做的更好,也更容易坚持。
你最大的成就往往来自你迈过了最害怕的那件事
有人问过我,什么时候你最害怕?那些鸡汤说不要害怕失败随时再来一次都是鬼扯。
四年前我公司账上快没钱的时候,怕得要死,焦虑得要死,整夜整夜睡不着觉,怕员工和我提离职,怕融不到钱要破产,怕大家觉得我是loser。基本就是团队要走光,身体被掏空。
当时有人劝我放弃,说你再去互联网大公司学几年再出来创业呗。我真的挣扎思考过这个问题,有时候做决定就是一念之差。有一个朋友说你还有几个月的钱,还有几个人,你再试一次,如果还不行再说。后来我想也对,再试一次,就转型做了节操精选,90后的娱乐社区,没想到数据特别好,我们就融A轮融B轮到今天。
朋友们,“再试一次再说”一定是一剂速效救心丸,起码也是心灵玻尿酸。下次你觉得快不行了,或者这事儿不可能不敢继续的时候,想想这句话,说不定就改变命运了,很多时候就是一念之差。
回想我自己上大学的时候,很多事儿做起来我其实都是没底的。第一次写国家级的产业报告的时候,我连论文都没写过;第一次给央视领导做口译的时候,我之前只和老外聊天顺畅;第一次做央视春晚舞台晚会背景视频的时候,我从来没做过晚会类视频……为
什么这些事儿我心里没底也敢接?是因为这些事儿的upside远远大于downside,也就是如果他们做成了带来的回报远远大于不做或失败的风险。
所以纠结担心自己能不能做好,要不要坚持的时候,怕未知怕不确定性的时候,感性的心灵玻尿酸是“再试一次再说”,散发理性光辉的分析法是看如果回报远大于风险,就值得投入时间精力。
其实怕失败怕丢脸也不都是坏事儿,换个角度看,是不甘心接受失败。我10年研究生一年级开始创业,我学的是数字媒体艺术,也就是新媒体,做短视频的,跨界移动互联网创业,啥也不懂,就真的是一边被人泼冷水一边学过来。我印象最深的两句话是“你先把服务器搞明白是啥再来创业”、“连你都可以创业融到钱,现在真是谁都可以创业了”。
创业不像我以前做视频项目,总有一个播出时间,一个截止日期,创业是一个山峰一个山峰没有停止的时候,今天这个人说不来了,明天那个投资人说对你好有兴趣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讲真,支撑你走下去的除了最早心中的理想梦想和责任心,更有被别人看扁的恐惧。
放弃比坚持痛苦
有的时候你甚至会发现,放弃比坚持更痛苦,很大程度就是因为怕被人看扁。几个月前我作为中欧创业营四期老学员参加了混沌大学的开营走戈壁。大热天两天走60公里,第一天我一直崴脚,就受不了上了救护车,说我要弃赛,我干嘛来吃这个苦啊,这帮创业者投资人都疯了啊这么玩命走!
后来我坐在车里就开始心焦,看着那些脚起水泡的,中暑的,年纪比我大两轮的,拄着拐杖的,一个一个走过去,脸上都写着“坚持不懈”、“决不放弃”。我心想完了,他们肯定觉得我娇生惯养的,觉得我不能吃苦。
我放弃的话我们团队是要被扣分的,我还给我们队拖了后腿,这他们得怎么看我啊?他们肯定嘴上说没事,心里觉得我怂啊。我是个创业者呀!我怎么能就这样放弃呢?我怎么能没有团队精神呢?
你们可以说这是偶像包袱,但是真的,坐在车上的纠结的痛苦和怕被人鄙视的恐惧远远大于下车暴晒脚酸脚崴的痛苦。于是奇迹出现了,我又下了车,还真的就吭哧吭哧一步一步被人连拖带拽,两天把这60公里走完了,我们团队居然还得了亚军。所以我说,支撑你走完的,除了梦想,还有吹过的牛逼,以及怕牛逼吹破被人鄙视的恐惧。
☞ 怕和人求助
这一点我特别想和大家分享,因为我发现太多人都怕麻烦别人了。我小时候我妈就和我说,做人要“厚脸皮”,“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还和我多次生动讲述她年轻的时候念大学、出差、旅行的时候各种在我们家亲戚蹭饭的光荣事迹。
刚刚前面说到我创业之前不是做互联网,是做视频的,我连服务器是啥都没搞清楚。那我要学习,还要招人做产品,肯定要向别人求助呀。我的确是没有一丝羞愧,就找了我能找到的所有和互联网沾边的人去学习,去寻求帮助,求他们给我设计的产品提意见,求他们给我介绍人。
我从他们身上学到太多太多。互联网行业变化这么快,创业者、未来的leader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就是学习和获取资源的能力,竞争这么激烈,你能不能迅速找到行业内最顶级的人和他们学习,能不能把你的认知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极其重要。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别人干嘛要帮你呢?我觉得这个世界上好人,乐于助人的人还是挺多。再加上你要是勤学好问又不笨,愿意分享的人就更多了。很多事儿试试看才知道。
☞ 怕问蠢问题
讲到这里就引申出来另外一个话题,很多人说我不敢去问那些牛人,那些大佬问题啊。我怕我问的问题太low了,显得我很傻怎么办。我曾经也有这样的担心。
有一次我找前91手机助手的创始人胡泽民请教问题,噼里啪啦问了一小时后以后我挺不好意思的,我说我问的这些问题是不是挺傻的太基本了。他说Grace啊,我之前念UC Berkeley的时候有一次上课,有个印度学生问老师的问题我觉得特别蠢,很鄙视他,但是听着听着我就害怕了,因为问到后面我听不懂了,都是特别本质的问题。
这个故事对我影响挺大的,大家想啊,哲学问题和保安问的问题不都很简单么?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所以后来我更加一发不可收拾,促长了我“问题少女”的潜质,和好多创业者和投资人都去探讨过不少公司的问题,甚至是人生观价值观问题,非常有启发。晨兴资本的创始人刘芹说过,问对问题是学问,问对问题就离真实答案不远了。高手过招,就在问题。
☞ 怕面对现实
美团王兴在一篇采访里说过“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可以做任何事”。我觉得这句话说得不能更对了。我们有多少人怕面对现实,每天好像都挺忙的,但其实都在用忙在逃避本质问题?你可以刷朋友圈好像在看行业文章,可以开一天的会,可以出差,可以健身,可以听罗辑思维,但你还是没有在深度思考本质问题。
因为本质问题不容易解决,解决起来可能会很痛苦,可能不是一天两天能搞定的,有代价,有风险,有不确定性,没有一个是我们喜欢的。
经常很多特别忙的时候我就提醒自己,我是不是在逃避真正的思考?我有没有在做最重要的事情?什么是最近最重要的事情?
☞ 怕被拒绝
最后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很personal,说起来我还挺不好意思的。四年前有一个男生,我挺喜欢他的,我觉得他应该也挺喜欢我的,但是那个时候我不敢告诉他。我觉得要是我主动说了,结果他说他不喜欢我那多尴尬啊。我怕我太主动,显得不够矜持端庄,结果大家工作都很忙,就慢慢联系少了。
后来有一次打电话,人家说不好意思我有女朋友了,以后这么晚打电话可能就不方便了。现在人家孩子都几岁了。我呢?前几天我大学室友说你单身这么久,赶紧用某婚恋网站VIP服务。结果我问了一下我的情况,要15万多…想想还是很心痛的。所以姑娘们,不要怕被拒绝,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值得被温柔以待,但我们也要大胆出击勇敢去爱啊!
说了这么多,恐惧并不会消失
我们总觉得当自己更强大的时候,就觉得自己不会恐惧了。但往往发现到那个时候,又有新的恐惧出现了。
我们会有恐惧,是因为我们心里有想达到的目标,每一个阶段一定会出现新的让我自己恐惧的东西的。小时候你可能怕考试考不好,刚毕业怕找不到好工作以后过不上好日子,怕打电话给客户/领导,怕达不到一个小目标先赚一个亿……但你回头看,随着你的成长,你怕的东西其实是在不断升级更新的。
Tory Burch是美国一个挺有名上升很快的轻奢品牌,这个快50岁依然看着很年轻的美女姐姐说的话非常经典:“IF IT DOESN’ T
SCARE YOU, YOU’RE PROBABLY NOT DREAMING BIG ENOUGH.” (如果你不觉得害怕,可能是因为你的梦想还不够远大。)
你最好期待你的恐惧是不断被更新的,因为更新恐惧就是在更新未来。
恐惧一直会伴随在我们身边,既然无法彻底消除,那就争取在未来的职场让自己更强大,情绪管理、职场沟通术、高效阅读的能力正是优秀职场人必备的技能。
作者: 陈桦
来源:馒头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