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金额计划》之其他系类

计划库存法可通过存销比法设置月初库存量、按周供给法设定库存量、基本库存法设定月初库存量。要计划期初的月库存数额,一般采用存销比法。

在设定计划月销售额后,必须决定每个月和月底所需的现货库存金额,库存和销售额之间的关系称为存销比法。可以通过对某部门过去存销比实际情况的评估,来设定该部门的标准存销比,已知某一时段的库存和销售额,存销比=某一时段的零售库存/该时段的销售额。已知计划销售额和存销比,月初库存=计划月销售额*存销比。

按周供给法是以周为基础来计划库存量,设定的库存量就等于计算出来的供给周数。用于销售量相对稳定的部门。供给周数=周数/期望周转率,已知周转率和每周销售率,计划库存=平均每周销售额*供给周数。

基本库存法是某一时段的平均存货量,它是从计划销售额和周转率转化而来的。平均库存=销售额/周转率,本法最好应用于年度周转率地域或等于6.0时应用。平均每月销售额=总销售额/月份数,已知平均每月销售额和平均库存,基本库存=平均库存-平均每月销售额。已知基本库存和计划销售额,月初库存=基本库存+当月计划销售额。

图片来源于网络

计划降价

在金额计划中,降价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降价减少了可销售存货的总价值。计划降价额通常以一个凭经验决定的常数为基数。计划季度降价分三步,一是确定整个季度的降价幅度(回顾并分析过去同期的降价效果,以及现在整个周期的降价效果、考虑可能会影响降价发生变化的因素),季度总降价率=去年降价总金额/去年总销售额*100%。二是将计划季度降价率比换算成计划季度降价总金额,计划季度降价总金额=计划季度总销售额*季度总降价率。三是按月分配计划降价总额。

图片来源于网络

计划加价

在认真计划好初始加价率之后,为了达成本季度计划加价率,买手还要继续控制好实际加价率,这个实际加价率与当季新增商品的加价率有关。1、计划累积加价率=(毛利率+降价率+短缺率)/(销售额+减价),2、所需商品的售价总额=净销售额+降价额+短缺额+期末库存,3、所需商品的成本总额=所需商品的售价总额*(100%-加价率),4、新购入商品售价额=所需商品售价总额-期初存货,新购入商品成本额=新购入商品售价额*(100%-累积加价率),新购入商品加价额=新购入商品售价额-新购入商品成本额,新购入商品加价率=新购入商品加价额/新购入商品售价额*100%,5、计划销售成本=计划销售额*(100%-计划加价率),6、计划毛利率=计划毛利/计划销售额*100%。

图片来源于网络

计划购入

计划购入(计划收货)指的是能在规定时间内采购入库的商品额。每月计划购入售价额=计月底存+当月计划销售额+当月计划降价额-计划月初库存,计划购入成本额=计划购入售价额*(100%-计划加价率)。

买货余额

为了对某一时期的到货总量进行更为严格的控制,以及尽可能精确地实现销售额和库存计划,买手要参考买货余额。在任何时候都能精确知道将来还有多少金额可用于采购商品至关重要。买货余额=当月计划购入额-当月即将交付的未完成订单额。当月结余的买货余额=当月计划购入额-当月累计到货商品额-定购中的商品金额、当月结余的买货余额=计划月底库存+当月结余计划销售额+当月结余计划降价额-现有实际库存额-定购中商品金额。

图片来源于网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计划和控制库存金额的目标是保持足够的商品分类(分类即合理又完整)、根据销售额相应调控库存投入金额,以使两者顺利达到...
    2fd52a440c04阅读 533评论 0 0
  • 货币资金是指以货币形态存在的资产,它是流动性最强的一项资产;货币资金根据存放地点及其用途不同,分为库存现金、银行存...
    阿冬不拉阅读 1,604评论 1 6
  • 零售利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维持销售、存货和价格间的合理比例。每个部门都有计划销售额目标,还要规划满足目标所需的存...
    2fd52a440c04阅读 621评论 0 0
  • 加价就是商品零售价与其成本之间的差额,它会影响到可能产生的销量、可能造成的降价、可能达到的毛利以及可能产生的利润,...
    2fd52a440c04阅读 921评论 0 1
  • 宋唯源曾用名宋筱明,字胤儒,1957年生于北京。1980年以第一名成绩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叶浅予教学实验班,得...
    石三寿阅读 3,092评论 0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