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并充实的学习生活

近几天开始实质性接触税务技能竞赛平台,深感知识严重老化,每天抽空在练中学,学中练,最辛苦的莫过于眼睛和腰。

回想自己近十年的教学工作,基本上一直在吃老本,知识更新很慢,这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

一、主观原因

1.专业知识学习意识淡泊

我自认为自己是个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比较强的人。无论是学历提升,还是专业技术资格取得,都能说明这一点。近几年之所以松懈了对专业知识的持续学习,是因为感觉派不上用场。中职学校招收的学生都是初中毕业生,按照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他们只能学习专业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老师既使掌握了太多太深的专业知识,教学中也用不到,既然用不到就不用学了,毕竟学习还是很辛苦的,这就是我——一个实用主义者的想法。

2.与专业市场需求脱节

近七年在管理岗位工作,我逐渐被从专职教师队伍中边缘化,教学科排课时通常把专业核心课先满负荷安排给专职教师,如果有剩余时才能轮到兼职教师,而且大多数都是考察课,至于代表专业最前沿的学生技能大赛指导类课程我就更没机会接触了,时间长了,自然就与专业发展现状、专业市场需求严重脱节了。

3.思维定势

学校师生用书由学校统一征订,教师们通常不用操心版本问题,日常教学大都按照教材内容组织。大家都知道,绝大多数教材都滞后于社会实际与工作需要,可我们没能力也没精力优化教材内容,紧紧抓住教材进行教学已成思维定势。

二、客观原因

1.生源基础越来越差

现代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呈现出明显的两级分化现象,成绩好的孩子各科都优秀,成绩差的往往一门都不行。中职教育被称为兜底教育,不设分数线,这就让那些成绩不好的初中生更加肆无忌惮,考不上高中也不怕没学上,于是我们感觉到,招收的学生一届不如一届,给他们教的知识仿佛也越来越简单,老师们的知识更新与否好象没有太大影响。

2.专业课程体系跟不上实际工作的发展步伐

国家教育部提倡职业教育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已经很多年了,可是政策要真正落地需要太多政策配套。尽管会计专业实际工作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我们今天的专业课程体系与二十年前并没有太大变化,我们即有的老本能满足课程体系的需要,也就不重视知识更新了。

3.社会对师资的要求太低

拿我们专业来说,我们教学生如何制单,如何记账,如何编制报表,可是我们自己却鲜有从事财务实际工作的经验,尤其对近几年财税政策大幅变动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我们更是一无所知,只能在黑板上,作业本上教学生如何当会计,至于学生毕业后到底如何上岗,如何融入社会,我们所想所做的实在太少了。

职业学校的老师下企业实践锻炼,企业专家进教室上课喊了好些年了,但也只是喊喊,至今依然像两条平行线般各走各的,看不到交叉点。

于我而言,虽然最近忙得焦头烂额,但毕竟对专业教学有了更理性的思考和认识,每天在摸索中突破、进步、收获,并通过捕导学生强化理解,很有成就感。

相信一个月之后,我和学生们的知识体系与操作技能都会有很大的提升。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