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人生升华的不同状态。
二、庄子的“理想人生”——大宗师
《庄子》中有一篇文章《大宗师》,这是庄子特别赞许的境界。所谓“大宗师”,类似于《大学》所强调的“内圣外王”之人,知行合一,内在境界和外在的功业有机统一,这也是庄子所强调的人生修为的目标。
1.亡身不真,非役人也
古往今来,任何一个伟大的管理者,都会面临各种极其复杂的关系,任何一件事情拿捏不好,都可能出现颠覆性的错误。要达到这样的境界,一定要做到“亡身”,超越自己的小利益,不可自私,这样才能通盘掌控全局。
2.心斋———清净才能心无旁骛
“心斋”的修养方法和境界,出现在庄子的一篇《人世间》。
孔子说:一个内心不清静而喜好名声的人,一定会栽在名身上,推而广之,一个人的弱点在哪里,人生的重大障碍就在哪里,世俗所谓贪利的人,往往死在利上,贪名往往是在名上,大有道理。
孔子告诉颜回:你首先做到斋戒,内心清净,我再给你继续深谈。带着很多是世俗的杂念去做事,很难不出现判断失误等问题。
3.坐忘——放下才可得到
“坐忘”所表达的就是一个人,摆脱任何内在智慧上的拘束与后天覆盖在心灵上的各种知识和观念,而能够开发出自己内在的智慧。
4.撄宁——心包太虚,成全天下
如果一个人能够保持没有生灭之恋的清净,那就会体会不生不灭的境界。那种修到“没有妄念而有灵灵觉知”的人,面对宇宙万物,能够顺应大道,而没有自己的一点主观,这就是“撄宁”。
5.真人才有真知
面对人生机会的时候,该努力的要努力,但要懂得,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不可勉强,更不可强求。
一个人只有修到了“真人”的状态,才能打破各种认知障碍,才能突破各种固化和僵化,才能用心去透悟这个世界,这就是庄子所说的“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
三、从“混沌”之死,看中国文化的密码
“混沌”没有正常人具备的两眼、两耳、两个鼻孔、一个嘴巴(俗称七窍),海南之地与北海之帝觉得“混沌”非常可怜:没有七窍”如何看世界、听声音和品尝万物的味道呢?于是他们决定给“混沌”凿开“七窍”,结果好心做成了大坏事,当“七窍”被开启的时候,“混沌”死了。
感悟:我们的耳朵、眼睛等后天认识能力,没有办法认识世界的真相,只有先天的能力,与生俱来,与天地宇宙一体,才能够真正有大智慧去看到世界的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