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年网日照2月4日电(通讯员李飞 翟怀敏)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赓续红色精神队.2月4日赴莒县退役老兵家中进行采访与学习。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自觉担当重任,深入基层一线,在实践中传承红色基因。曲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赓续红色精神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题,前往山东省日照市采访一位退役老兵。
军人以身许国,举国尊崇其家。一百多年来,中国社会沧桑巨变。我们党从那时候诞生,从那时候出征,那里是我们党的根脉。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我们的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一以贯之,我们党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胜利。对此,简单展开了对退役老兵的了解并结合二十大红色精神进行了简单采访。
您是什么时候当兵的呢?您又为何会选择当兵呢?
“我1987年入伍,到现在已经过去很久了,一眨眼就想做梦似的。小时候我父亲就给我讲:“孩子,我年轻的时候没当成兵,一辈子遗憾。去吧,先当兵去,好男儿志在军营。”现在的好生活,在20年前想都不敢想,而这一切都是党和国家的功劳。我那时候年轻,就想着一腔热血为祖国,所以我就自愿去当兵了。后来我当兵的经历也证实我没有选择错。后来就成为了一名老坦克兵,后期又晋升为了班长。”
1987年12月,19岁的他,风华正茂,选择入伍当兵,建设祖国大地。建国初期,条件艰苦,设备严重缺乏,许多铁路尚未修建,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始终牢记三荣思想:劳动为荣、艰苦为荣、当铁道兵为荣,以此作为自己动力和信念的源泉,为新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披荆斩棘、逢山开路,他就是退伍老兵:牛富国。
牛富国同志又回想曾经来说:“我在军队的时候是一名坦克兵,大部分人只看到坦克光鲜亮丽的外表,却少有人知道一辆真正上得了战场的坦克,背后是需要坦克兵们经历多少风雨磨练。坦克兵的训练可苦了,但是为了祖国和平,一定要训练训练再训练!剑不锋利,何来的削铁如泥;兵不练精,哪来的所向披靡?闪耀的荣誉盼不来,只能靠脚踏实地干出来。过硬的素质喊不来,只能靠摸爬滚打练出来。而且我这当兵的四年里受过许多人的帮助,很多人对我的影响一直让我受益至今。我的营长对我的影响就很大,他可以说是我在当兵期间最崇拜的一个人。我营长一直是一个很严厉的人,对自己的兵严格,对自己更加严格。在不训练的时候,大部分人会选择休息,而我的营长却一直在努力的训练,我那时候好奇啊,就问他为什么不像我们一样去休息呢,他说为了祖国的安全我必须时刻努力时刻准备着,这样才无愧于军人的职责与身份!那一刻我觉得我的营长是我一生的榜样。”
故事虽然没有那么的波澜壮阔,但他所讲述的一幕幕都值得我们晚辈一遍遍思考、一遍遍回味。每个人的一生都应该拥有一段让自己热泪盈眶的日子,也相信牛富国同志用自己的努力和坚持让青春无悔,无憾与自己的伟大决定!
而有对于前些日子二十大的召开,其中所蕴含的红色精神。当我们提到当代青年应该怎样做才能助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候,牛富国大爷格外激动。他说:“当代青年是朝气蓬勃的,是积极向上的,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青年应该紧紧跟随党的步伐,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讲自身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中去,投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滚滚浪潮中去。我作为一名老兵,一名老党员,我对你们青年的嘱托就是一心为国,一心向国,为国家和社会主义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现在你们这些年轻人,就是我们现在的骄傲!”
提起当代新青年,再联想到去年十月份,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对于牛富国大爷从小居住在农村,便提及到了对二十大提出的“民族要振兴,乡村必振兴”这个有什么看法时,他停顿了一下,哽咽了几声感叹道:“我从爷爷奶奶起,直到现在从小就长在农村,目睹了乡村脱贫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带来的变化,取得了令世界瞩目、彪炳史册的巨大成就,切实感受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我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啊!我从不觉得从村有什么不好,我自豪,因为在战争的那个年代,根本没有现在城市里的那些什么商场、高楼、游乐园、旅游地什么的。城市里的人没有经历过我们农村日子的平凡,总的来说还是少了点什么的!”
一日从军,军魂入骨。退休后的牛富国也不褪军人本色。不爱喝酒抽烟打牌的他,赋闲在家闲不住,每天清扫街面成为他的习惯。他说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又是一名退役军人,为民多做一点是一点。尤其疫情期间,他更是挺身而出,义务上街宣传防疫知识,排好人员排查,努力当好群众的守护神,赢得了群众的爱戴。
老支书牛纪国发自内心地说:“从牛富国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优秀退伍老兵熠熠生辉的人格魅力,平凡的老兵以一颗朴实无华的爱心,演绎着无私奉献的故事。他,人真的老了,但他一颗为民的心永远没有老!”
时间过了很久,听牛富国大爷聊了很多,经过这次的采访,让我们仿佛回到了那个年代,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的真事。听完他的讲述,我们真的还是无法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尽管时代在发展在进步,那种刻在骨子里的那种气魄,但是有些人有些精神会一直留在我们心中,感谢他们把火热的青春献给军营,把最美好的岁月献给了部队,我们也永不会忘记历史所带了的全部。尽管时代在进步,但是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一直留在我们的心中,千千万万他们这样的人,也永远是我们新时代青年最坚实的脊梁。感谢您们的舍青春为国家,换来了我们现在的幸福!